肝硬化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如何诊断

454人浏览时间:2019-11-28 15:23:18来源:肝硬化

大家在生活中听到关于肝部疾病的问题,应该是很多的,其中出现的肝硬化就是常见的问题。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对肝脏的损害其实还是很大的,这一疾病需要做好哪些检查,是怎么样进行诊断的呢?下面大家就一起看看吧。

一、辅助检查

(1)影像检查:肝、胆、脾B超探查,心肺透视、食管钡餐。肝脏B超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参考,与甲胎蛋白的升高程度结合考虑,亦是早期发现肝脏恶性肿瘤的工具。

(2)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Y一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胆红质、甲胎蛋白、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尿素氮。一般认为,肝功能化验中的血清转氨酶的高低可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如果病人血清转氨酶很高,甚至伴有黄疸,这常常表示肝脏炎症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3)病原学检查:由于肝硬化有可能是由病毒性肝炎所导致,所以病原学检查非常必要。包括乙肝抗原抗体两对半和HBV-DNA。HbsAg阳性是乙肝携带者的标志,如HbsAg阴性而HbsAb阳性,则具有抵抗乙肝感染的能力。其中HBeAg和HBV-DNA阳性是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此时患者的传染性较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予以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如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

(4)其它:胆、肝、脾CT扫描,同位素肝扫描等。如果B超发现问题,可以加做肝脏增强CT扫描,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早期肝癌的有效率。乙肝和肝硬化是产生肝癌的基础,患者重视常规体检,通常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获得良好的预后争取有利的时机。血常规可以检测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的水平,评估脾功能亢进的严重程度。甲胎蛋白可以用来筛选早期的肝癌。

注意观察病情,看自己的身体情况,对病情稳定,临床无症状者,1一1年半检查1次,有肝区不适、乏力等症状者,半年至1年检查1次。怀疑肝硬变癌变者1个月检查1次。

听取医生的安排,看需要做好哪些检查。具体的检查项目,复查时间,应由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以便全面了解病情,指导治疗。肝硬化患者如出现全身乏力、厌食油腻、尿色黄赤、皮肤眼睛发黄、尿量减少、腹部加速膨胧、右上腹胀痛、甚至性格改变胡言乱语等表现时,请勿偏信游医郎中,一定请即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二、诊断

肝功能试验:血清白蛋白减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延长提示肝功能失代偿。

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病史:是否存在可能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比如肝炎史、饮酒史、药物史、输血史、社交史及家族遗传病史。

临床表现: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门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的表现。

完整的诊断应该包括病因、病理、功能和并发症四个部分。这是与一般疾病诊断所不同之处。

三、鉴别诊断

(1)脾大应与疟疾、慢性白血病、血吸虫病相鉴别。

(2)肝肿大时需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包虫病、华枝睾吸虫病、慢性白血病、肝豆状核变性等鉴别。

(3)腹水时需与心功能不全、肾脏病、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等鉴别。

(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和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并发出血相鉴别。

以上这些都是关于肝硬化的介绍需要做好哪些检查,大家要重视,注意做好这些了解,对大家的疾病治疗好。肝硬化的问题,大家要有正确的认识,对这些问题要重视起来,注意做好病情的呵护,希望这些介绍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