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缺铁性贫血

长治医学院内科学精品课程

时间 : 2009-11-30 16:08:59 来源:jpkc.czmc.com

[摘要]

|授课教案内容

一、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二、讲授时数:1学时三、目的要求:㈠了解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㈡熟悉了解缺铁性贫血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㈢掌握铁的代谢、缺铁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意义。四、时间分配:㈠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症的概念;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5分钟㈡铁的代谢:包括吸收、转运、利用、储存、排泄以及影响因素等。5分钟㈢病因及发病机制。10分钟㈣临床表现:一般贫血表现、原发病表现及组织缺铁表现。5分钟㈤实验室检查。5分钟㈥诊断及鉴别诊断。5分钟㈦治疗:病因治疗及补铁治疗。强调治疗原则的重要性。5分钟五、讲授重点: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六、讲授难点:实验室检查。七、教学方法:讲解配合启发性提问,举出临床病例加以说明。八、思考题:1.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2.有关铁代谢的实验室检查。九、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典型病例。十、参考书:《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张之南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邓家栋临床血液病学》,邓家栋等主编,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出版,2001年.十一、讲授内容:缺铁性贫血(IDA)一、定义ID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消耗完后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二、铁的代谢1.铁的来源和吸收植物中的铁一般以胶状氢氧化高铁Fe3+形式存在。在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的作用下,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释放出来,变为游离的二价铁Fe2+。维生素C能使三价铁Fe3+还原成二价铁Fe2+,以利于吸收。茶与咖啡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形成鞣酸铁复合体,可使铁的吸收减少75%。动物食品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胃酸与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血红素与珠蛋白分离,可被肠粘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食品中含铁最高的首推黑木耳、海带和猪肝等,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等。2.铁的运输血浆中的Fe2+经铜蓝蛋白氧化→Fe3+→与转铁蛋白结合→幼红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幼红细胞与转铁蛋白分离还原为Fe2+→Hb合成。3.铁的分布体内总量:男性50-55mg/kg,女性35-40mg/kg其中:血红蛋白含铁2/3;肌红蛋白含铁15%;各种酶含铁不超过10mg。类型: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铁、肌红蛋白铁、转铁蛋白铁等);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4.铁的排泄与再利用排泄:<1mg/d,随肠粘膜脱落细胞从粪便中排出,少量由尿中排出。再利用:制造血红素。三、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1.需铁量增加和摄入铁不足:小儿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儿于6个月后如不添加辅食,青少年偏食,妇女妊娠、哺乳、月经过多等可发生缺铁性贫血。2.铁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腹泻和呕吐、肠炎、脂肪痢等;茶叶、咖啡。3.铁丢失过多:消化道疾病(溃疡、肿瘤、钩虫病、痔疮及其他)。铁缺乏引起: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发生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细胞内含铁酶或铁依赖酶活性下降(粘膜组织变化、外胚叶营养障碍、神经精神症状)。(二)机制  1.体内贮铁与肠粘膜吸收铁的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吸收铁量与铁蛋白量呈负相关,以调节体内铁总量。  2.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存铁不足以补充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会发生异常:贮存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及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增多。  3.铁与血红蛋白生成:4.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可影响患者精神行为(与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5-HT、DA、去甲肾降解障碍有关)、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体格与智力发育;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四、临床表现1.缺铁原发病表现:如导致失血失铁的其他系统疾病,导致铁吸收不良的其他系统疾病等。  2.贫血的表现:常见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气短、苍白等。  3.组织缺铁表现: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滞,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或吞咽梗阻感(Plummer-Vinson综合征);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薄而易碎,重者甲扁平,甚至呈现匙状甲。五、实验室检查1.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MCHC↓),成熟RBC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RBC↑、白细胞、PLT正常(严重缺铁时会全血细胞减少)。2.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细胞(中晚幼红)增生为主,粒:红比例↓,粒系、巨核细胞系正常,有“老核幼浆”现象。铁染色:铁粒幼细胞(细胞内铁)<15%或(-)、细胞外铁↓。3.铁缺乏的检查血清铁:(SI)<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TIBC,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64.44μmol/L(360mg/dl);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TIBC×10%)<15%;血清铁蛋白:(SF)<12μg/L;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减少,铁粒幼细胞(细胞内铁)<15%;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50μg/dl)(全血)。六、诊断1.缺铁(潜在性缺铁期):体内贮存铁↓,血清铁蛋白<12μ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细胞内铁)<15%。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转铁蛋白饱和度<15%、FEP/Hb>4.5μg/gHb。3.IDA:Hb、MCV、MCHC检测。4.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IDA才能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例如月经增多的妇女应检查有无妇科疾病;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做胃镜、大便潜血等。七、鉴别诊断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病因不明,机制为铁失利用。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海洋性贫血:家族性,有溶血表现,血片中见靶型红细胞,血清铁蛋白、血清铁、骨髓可染铁、血清铁饱和度不低,常增高;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HF或HA2,出现血红蛋白H包涵体等。 3.慢性病性贫血:考虑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引起铁代谢异常为机制之一。小细胞贫血,但贮铁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  4、转铁蛋白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亦为小细胞性。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下降。八、治疗(一)纠正病因。(二)补充铁剂。常用制剂与剂量:硫酸亚铁0.3tid。有效指标:有效判断:网状RBC↑,d7高峰→(2W)Hb↑→Hb正常(约2m)。总疗程3-6m(半年)。注意事项:餐后服用,忌与茶同服。2-3w后Hb、Ret若无改变:1.服药是否按时足量2.有无铁剂吸收、利用障碍3.病因是否未去除4.是否合并叶酸、VitB12缺乏影响Hb恢复5.诊断是否正确一般注射铁剂使用原则:(1)口服铁不能耐受;(2)失血过快,用口服铁不能补偿;(3)不能从胃肠道吸收铁剂者,如胃肠道手术病人。(4)病情严重,急待改善铁的供应。计算公式: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g/L)]×体重(kg)×0.33小结:1.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的缺乏所引起2.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应注意肿瘤可能3.除有贫血的一般表现外,还有与铁相关的组织器官受损表现4.诊断时一定要明确病因5.治疗上首选口服铁剂,慎用注射用铁6.铁剂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Hb恢复正常,仍需小剂量铁剂维持治疗3-6m


关闭窗口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长治医学院内科学...”相似的文章

更多>>

缺铁性贫血疾病

1.血象 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红细胞指数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红细胞宽度分布(RDW)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意义很难定,正常为(13.4&plus...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