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的再认识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时间 : 2009-11-28 09:15:57 来源:www.fshospital.org.cn

[摘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的再认识,专家时间表,专科时间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美容,佛山健康,市一医院,佛山健康网,医院新闻,新闻,E_Name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眩晕病中极为常见,该病发率高,约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20~40%,占老年人群的9%,妇女发病率比男性高约1。6-2:1。此病虽为耳鼻喉科疾病,但常首诊于神经科,易误诊为梅尼埃病及颈性眩晕等而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我耳鼻喉科开展了耳石复位方法并取得显著疗效之后,逐渐得到同行及广大患者肯定和赞许,目前已成功治愈了耳石症患者达七百余例。这种手法复位治疗方法不但安全可靠、医疗费用低,而且立竿见影,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了治疗病程。亦成了我院在治疗眩晕症技术上的又一个新亮点。  BPPV有两种假说:即半规管结石症和壶腹嵴顶结石症。⑴半规管结石学说(Canalitiasis):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落或变性的耳石集聚于半规管近壶腹处,当头位移至激发位时,管石受到重力作用,离壶腹方向移动而形成离壶腹内淋巴流,使嵴顶产生移位而引起眩晕及眼震。⑵壶腹嵴顶结石学说(Cupulolithiasis):由于变性的耳石碎片从椭圆囊中脱离,附着于半规管的壶腹嵴顶,引起内淋巴与壶腹嵴顶密度不同从而使比重发生差异,导致壶腹嵴对重力作用的异常感知。目前接受半规管结石学说的人较多,但也有学者认为二种机制的可能性都存在,但管结石发生的机率较大。引起BPPV绝大多数是特发性,但少数患者可以由于头部外伤、病毒性迷路炎、梅尼埃病、活动少、血管栓塞、供血不足以及耳部疾病和耳部手术等原因所致眩晕。  鉴别受累半规管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眩晕发作和眼震出现时的头位以及Hallpike-Dix检查中所观察到眼震的方向。由于半规管的解剖不同,半规管受累的发生率各不相同,受累最多的是后半规管,上半规管与外半规管较为少见。在人体站立时,后半规管位于整个前庭器官的后下位置,碎片移动时比较容易落入前庭的后面和基底,也就是后半规管所在的位置,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常常发生于坐位躺下或从躺下至坐位时,俯身、低头或仰头时,激发头位时出现强烈旋转性眩晕,伴眼震,恶心及呕吐。反复作激发头位时,眩晕及眼震发作可减轻或不发生,整个发作的病程可以数小时至数天,数月或数年。由于上半规管的后臂直接与总脚和前庭相连续,使得上半规管内的耳石碎片多可自行排除,因而上半规管BPPV很少发生。  半规管结石症的临床特点:①患者处于激发头位后眩晕的出现有1~40s的潜伏期;②眼震与眩晕的潜伏期相同;③眩晕和眼震的强度波动,先重后轻,时程不超过60s;④管结石症是BPPV最常见的类型。  壶腹嵴顶结石症的临床特点:①患者处于激发体位眩晕立即出现;②眼震与眩晕的潜伏期相同;激发体位不改变,症状就持续存在;③它可发生于后半规管也可发生于水平半规管,这种类型的BPPV相对少见。  BPPV的治疗以管石复位治疗(CRT)为主,该疗法的有效率为71%~92%。管石复位法(CRT)主要用于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的治疗,通过手法使患者变换5个位置,从而使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的管石碎片通过总脚进入椭圆囊。虽然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一般要经过数周或数月甚至数年症状才能缓解,发作期可伴恶心、呕吐,但一般无听力障碍、耳鸣等症状,无中枢神经症状及体征,缓解期可无任何不适。而予手法复位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耳石复位成功后症状随即消失,快速为患者解除眩晕所带来的痛苦。本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如壶腹嵴顶结石症,经保守治疗无效者亦可选择手术治疗,但手术要非常慎重选择,一般需符合两个条件:①症状持续1年以上;②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  根据临床上统计,每年约有10%~15%的复发率,但应用管石复位疗法仍然有效。通过临床验证,BPPV手法复位在临床上是既简单易行,疗效可靠又节约医疗费用,是目前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疗法。

典型病例1:  51岁女性患者,该患者在卧床翻身特别转身向右侧时发作短暂性眩晕,病程约3个月(另该患者有长期失眠、忧郁症史),曾经在当地住院了两次,用了大量抗眩晕药,效果均不理想,后来转来我院就诊,体检时发现右Hallpike-Dix体位时出现上跳、向右扭转性眼震。眼震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以及伴发的眩晕均符合管结石症。该患者经管结石复位法(CRT)治疗后立即好转,一周后复诊时无眼震和眩晕。随访两年无复发。典型病例2:  该患者因发生车祸而从摩托车上掉下,导致头部外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脊液耳漏、传导性聋。该患者发病后伴有体位改变时眩晕,经神经外科治疗20天后,患者仍觉卧床翻身时发作短暂眩晕,经我科检查发现左、右Hallpike-Dix位都有眼震,眼震和眩晕的潜伏期为数秒钟,时程不超过20秒,考虑双侧后半规管结石症。(同时发生双侧管结症的病例相对较少,复位方法最好先用(CRT)治疗一侧,隔三天再治疗另一侧。)患者经耳石复位治疗后一周复诊,仍有轻微BPPV,故再次给予CRT治疗,一周后复查BPPV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以作者的经验,耳石症患者复位后第一、二晚尽量取健侧卧位。复位后一个月内尽量避免激烈活动如打球、游泳等,避免后躺洗头,保持充足睡眠。部分患者复位后两到三天内可伴有走路不稳感,甚至仍伴有轻微的眩晕症状,无需紧张。患者应在复位后第一周随防,若有复发或仍有眩晕,可再作复位治疗,直到眩晕完全消失、Hallpike-Dix试验变成阴性为止。大多数患者在治疗1~2次后就完全治愈,部分患者在治疗数月或数年后可能出现复发,可重复用相同方法进行治疗即可。  咨询电话:83163322

耳鼻喉科 刘秋玲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相似的文章

更多>>

位置性眩晕疾病

1.头位性眼震检查令患者坐床上,先仰卧垂头位,观察10秒无眩晕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观察10秒,再令头侧向一方仰卧,观察10秒,再仰卧垂头向另一方,观察10秒,每次变动体位,坐起及躺倒均应在3秒钟内完成,如在某体位时...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