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鼻窦炎如何做好检查和诊断?方法是怎样的?

527人浏览时间:2019-04-28 11:47:39来源:鼻窦炎

对于疾病的医治,良好的检查和科学的诊断才是康复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确定病因,为患者的康复医治提供强有力的基础。那么,对于鼻窦炎患者来说,在医治前需要做好检查和诊断呢?有怎样的方法可循呢?针对这一点,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详细分析,以便患者更好的认识了解,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医治,帮助患者健康恢复。具体详情介绍如下:

鼻窦炎的检查:

1.急性鼻窦炎

(1)查体局部红肿及压痛:前组急性鼻窦炎由于病变接近头颅表面,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及软组织可能发生红肿,由于炎症波及骨膜,故窦腔在体表投影的相应部位可以有压痛。后组急性鼻窦炎由于位置较深,表面无红肿或压痛。

(2)鼻腔检查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等处为明显。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积脓,或脓液自上方流至后鼻孔。

(3)鼻内镜检查鼻腔内可见脓液,鼻腔黏膜充血水肿。

(4)体位引流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5)X线鼻窦摄片X线鼻颏位和鼻额位摄片有助于诊断,急性鼻窦炎时可显示鼻窦黏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因颅骨重叠,观察效果欠佳。

(6)鼻窦CT可见鼻窦内液平面或软组织密度影。CT由于其分辨率高,观察病变较为细致和全面,是目前诊断急性鼻窦炎的较好指标。

(7)鼻窦MRI可见鼻窦内长T2信号,可以与鼻窦软组织影相鉴别。

2.慢性鼻窦炎

(1)鼻腔检查病变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可见中鼻甲水肿或肥大,甚至息肉样变。有的可见多发性息肉。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黏脓性分泌物附着,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及中鼻道后部存有粘脓液,严重者鼻咽部可见脓性分泌物。

(2)辅助检查①鼻内镜检查即前、后鼻孔镜检查,用麻黄素收缩鼻黏膜,然后仔细检查鼻腔各部,可见水肿、脓涕或息肉。②体位引流疑有慢性鼻窦炎而中鼻道或嗅裂无脓液存留时,可行体位引流检查。③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上颌窦穿刺冲洗既是对上颌窦炎的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措施。冲出液宜作需氧细菌培养和药敏。④X线鼻窦摄片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病变者,可协助诊断。⑤牙的检查在可疑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应进行有关牙的专科检查。⑥鼻窦CT诊断鼻窦CT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有助于明确局部骨质变化情况,有助于与鼻腔肿瘤相鉴别。CT由于其较高的分辨率,观察病变较为细致和全面,是目前诊断慢性鼻窦炎的良好指标。⑦鼻窦MRIMRI对鼻窦内软组织和液体有较好的区分度,对术前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有益。

鼻窦炎的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及相关检查可确诊。

1.急性鼻窦炎

主要与引起头痛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偏头痛、颅内肿瘤;因有鼻塞,要与鼻腔鼻窦肿瘤相鉴别,如鼻腔内翻新乳头状瘤、鼻腔鳞癌等,病理诊断可以明确。

2.慢性鼻窦炎

主要与引起头痛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偏头痛、颅内肿瘤;因有鼻塞,要与鼻腔鼻窦肿瘤相鉴别,如鼻腔内翻新乳头状瘤、鼻腔鳞癌等,病理诊断可以明确之。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鼻窦炎的检查和诊断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那就结合自身的病症,到相关的正规医院做好科学的诊断,以确定其病因,进而选择最有效的针对性医治方案,帮助快速缓解病情,实现健康恢复。另外,鼻窦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做好平时的日常生活护理,这样才能做到全方位的保障个人健康,享受美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