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怎么治 专业的足部检查必不可少

531人浏览时间:2019-02-18 11:45:19来源:糖尿病

糖尿病足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危害性,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脚部小毛病会演变成健康大问题,大约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脚部溃疡。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足部护理专家詹姆斯·若贝尔博士表示,关注双脚与监控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一样重要,他给“糖友”以下提示。

症状一、首先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长期的糖尿病导致了自己的足部病变,患者的足部皮肤变得干燥,同时足部可能因此导致刺痛、麻木、感觉迟钝丧失,同时患者的肢端会出现营养不良、肌肉萎缩之类的症状。

症状二、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长期的皮肤组织缺血导致了肌肉萎缩,同时皮肤干燥弹性差,一旦患者的皮肤体温下降,就会出现色素沉着,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同时如果患者的肢端皮肤发生了水疱感染,就有可能导致溃疡或是坏疽的发病。

症状三、同时糖尿病足还有可能因为周围神经病变或是周围血管的病变,由此导致患者发生足部的疼痛,意思溃疡和坏疽的发病。

每天用温水洗脚:糖友最好每天用温肥皂水洗脚,洗净后及时擦干,然后涂抹保湿霜等护肤品。由于糖友脚部可能会发生感觉减退,对水温不够敏感,水温过高容易造成烫伤。所以每次洗脚之前最好用手试一试水温,温热即可。糖友每次洗脚10至20分钟即可,切勿久泡。另外,糖友如果发现足部皮肤破损、大疱、水痘、脓疱疮及烧烫伤情况,切勿洗脚。

小心修剪趾甲:糖尿病足怎么治?洗完脚之后,糖友的趾甲最好修剪成方形,但不要有尖角,否则容易刺伤周围皮肤,导致嵌甲。另外,脚上硬结(老茧)应请专业医生处理,不要擅自剪割,如不小心就很容易伤及脚部,导致溃疡、感染。

防止真菌感染:脚部潮湿容易滋生真菌,引起感染。为了防止脚部真菌感染,运动鞋里可以适当喷洒点含有托萘酯或咪康唑的喷剂。爱出汗的糖友可在洗脚水中加入少量醋,以阻止真菌生长,预防脚气发生。

每天检查双脚:糖友每天都应该仔细检查一下双脚(包括脚趾缝)。检查脚掌是否出现红肿、淤青、水疱或皮肤破损等问题。如若发现,应及时看医生。有很多老人无法弯腰看到脚底,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糖友可对着镜子自检或者让家人帮忙检查脚底情况。

穿浅色棉袜子:糖尿病足怎么治?糖友选择浅色袜子更容易发现脚部是否存在出血点。糖友不宜穿干得慢和不利于潮气散发的100%纯棉袜。最好选择透气性好可防真菌滋生的混纺袜子。

鞋子务必合脚:糖友最好选择圆头、厚底、透气、合脚、柔软,并且是粘扣的布鞋或休闲鞋。这类鞋子可减少脚部摩擦,防止皮肤损伤。为了防止脚部意外伤,糖友切勿穿露脚趾的鞋子,更不要光脚走路。40岁之后,脚会更宽,应考虑买一双矫形鞋,以更好地保持平衡,走路更稳健。

穿鞋前倒一倒:糖尿病足怎么治?糖友穿鞋子之前一定要养成“倒一倒”的好习惯。仔细检查鞋子里是否有沙子、石子等异物,以免磨损双脚。

双脚避开太热太冷环境:糖尿病人常合并有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可造成足部血液循环差,感觉减退或缺失,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糖尿病足。热水瓶、取暖器或壁炉等高温处容易导致糖友脚部浮肿或灼伤。另外在太冷的环境下,糖友应穿好保暖靴和保暖袜,防止冻疮。

定期看医生:糖友除了每日自查双脚之外,还应定期看医生。几个月一次或者至少每年做一次专业足部检查。

关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患者一定要把握住最佳的时间,要定期去医院检查。扩血管药物可改善组织供血,解除下肢血管痉挛。神经病变需配合神经营养药治疗、积极抗感染亦较为重要。局部治疗包括局部清创术和创面处理,多主张进行充分的清创,对感染灶进行切开引流,清创范围应扩展至有出血的健康组织。另外可配合理疗,有利保持创面干燥和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