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有哪些早期症状 如何做好治疗

490人浏览时间:2019-12-24 11:15:33来源: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的一种,对大家的健康损害其实是很大的,出现疾病的时候,可能大家对这些问题也不是很了解。面对这些问题,精神疾病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是对健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对精神分裂症有哪些早期症状,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征兆,具体是哪些呢?如何做好治疗工作呢?一起看看吧。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1、敏感多疑。敏感多疑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患者常常把周边的事情与他联系起来,认为什么事都是针对他的。例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他;别人偶而看他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有的甚至认为广播、电视、报纸的内容都和他有关,察言观色,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

2、性格改变。一向温和沉静的人,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发脾气,或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针对自己。

3、意志减退。一反原来积极、上进的状态,变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甚至旷工,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逃学;或生活变得懒散,仪态不修,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常日高三竿而拥被不起。

4、行为异常。行为方面的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喜欢独处、不适意的追逐异性,不知羞耻,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发呆发愣、蒙头大睡、外出游荡,夜不归家等。

那么一发现异常,应该如何治疗呢?

1、心理教育。目的在于提高病人和监护人对疾病的理解,使病人和亲属能意识到精神分裂症的各种表现是一种疾病的过程。对高情感表达的家庭成员进行指导。所谓高情感表达是指家属对病人情感的过度介入,诸事包办,减少病人与外界的接触及病人自身潜能的发挥;或情感过度指责,采用批评、排斥、放任不管的态度。这种高情感表达会使病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方式而发展,心理教育就是要阻止这种恶性循环,缓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状态。心理教育的内容包括向家庭成员讲解疾病的性质特征;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正确的态度对待病人;如何为病人提供有效支持(如督促服药)。帮助家庭成员分析当前矛盾、存在的冲突、家庭环境的紧张因素等。心理教育每周做1-2次,每次45~60分钟,次数就具体病人而定。

2、饮食的治疗。食疗对于疾病的改善好,对于饮食疗法来说,我们应该都了解,无论是什么疾病,饮食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分裂在中医属于癫狂之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病理过程中痰迷心窍,瘀血阻脑及痰瘀互结等,皆不断促使病情加重。这是精神病的治疗方法里最基本的。

3、行为治疗。病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大家是不能忽视的,基于学习理论,运用各种方式训练病人的各种技能,如行为动作、人际关系、竞争能力、生活技能等,将某些复杂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再训练各种技巧来完成这一行为或解决这一问题。包括有特殊技能训练、解决问题方法训练、概括及表达能力训练等多种形式。大多数研究认为,率法对减少精神病理症状和再住院无明显疗效,但能使病人获得某些有目的的技能,能改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上这些就是小编和大家介绍的几点,想要了解疾病的早期情况,大家要重视健康的呵护,注意做好身体的调养,对病情的恢复好,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这些。作为精神上的疾病,出现前期的征兆,需要及时的做好治疗,对大家的健康恢复,或者是再一次的改善好,希望这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