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2009年临床助理医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时间 : 2009-12-02 07:25:13 来源:www.examda.com

[摘要]

2009年临床助理医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myelocytic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病程发展较缓慢,主要累及髓系,临床表现为脾肿大、外周血中粒细胞增多并出现幼稚粒细胞。病程一般经过慢性期、加速期、急性变期,一旦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多在短期内死亡。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中年发病最为多见,中位发病年龄为53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接触苯和放射线照射是慢粒较明确的致病因素。慢粒患者中HLA-Cw3、Cw4出现的频率较正常人高,提示它们可能是慢粒的易患标志。90%以上慢粒患者中可发现有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并有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一、临床表现

  1.症状: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因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增高或查体发现脾大而进一步确诊。CML的整个病程可分为3期。

  ⑴慢性期:患者有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或由于脾大而有左上腹坠胀感,脾梗死时可有脾区疼痛。

  ⑵加速期:患者常有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

  ⑶急性变期:多数为急粒变,少数为急淋变和急单变,偶有巨核细胞及红细胞等类型的急性变。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进行性衰竭等。

  2.体征:

  ⑴慢性期:常以脾大为最显著的体征,就医时往往已达脐或脐以下,质地坚实,平滑,无压痛。脾梗死者,脾区压痛明显,并有摩擦音。肝明显肿大者较少见。部分患者有胸骨中下段压痛。

  ⑵加速期:脾持续或进行性肿大。可有明显感染、出血表现。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⑶急性变期:严重感染、败血症、贫血及出血,可有巨脾、淋巴结肿大等。

  3.并发症:当白细胞计数>100×109/L时,可有白细胞淤滞综合征,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脏器梗死、眼底静脉扩张、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底出血、神经改变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等表现。巨脾者可伴脾脏梗死。

  二、医技检查

  1.血象:外周血中白细胞数明显增高,一般在(30~100)×109/L,晚期增高明显,可达l00×109/L以上,血片中粒细胞显著增多,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粒细胞<10%;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后者有助于诊断。早期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部分患者增多可达1000×109/L;晚期血小板逐渐减少,并出现贫血。

  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中幼粒、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10%。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红系增生受抑,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偶见Gaucher样细胞。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测定:减低或阴性。治疗有效时NAP活性可以恢复,疾病复发时又下降,合并细菌性感染时可略升高。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也可作为预后指标。

  4.细胞遗传学检测:90%以上的慢粒患者中出现Ph染色体,可存在于所有血细胞中。大约70%的患者为t(9;22)(q34;q11)。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约75%患者合并Ph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主要有22q-、-17、+18及+19等。

  5.分子生物学检测:几乎全部慢粒患者存在BCR-ABL融合基因。部分Ph染色体阴性的患者亦可检测到,为确诊提供有力依据。

  6.血液生化测定:血清尿酸、乳酸脱氢酶浓度均增高,化疗后因粒细胞破坏而更为显著。

  三、诊断依据

  (一)慢性期

  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脾脏肿大。

  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粒细胞(1型+Ⅱ型)≤5%~l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

  4.染色体:Ph染色体90%以上阳性,10%为阴性,后者多为儿童或老年患者。采集者退散

  5.CFU-GM培养: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二)加速期:明确慢粒诊断后,具下列之二者,可考虑为本期。

  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脏进行性肿大。

  3.非药物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原始细胞(Ⅰ型+Ⅱ型)在血中及(或)骨髓中>10%。

  5.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6.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7.出现Ph染色体以外的其它染色体异常。

  8.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9.CFU-GM增生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与集落的比值增高。

  (三)急变期:明确慢粒诊断后,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本期。

  1.原始细胞(Ⅰ型+Ⅱ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50%。考试大论坛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5.临床症状比加速期更恶化。来源:考试大-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考试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2009年临床助理医...”相似的文章

更多>>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疾病

1.血象:白细胞计数高在100×109/L以上,血片中大多为中性杆状核和晚幼粒细胞,其余为分叶核,中幼粒,早幼粒和少数原始粒细胞,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亦增多,早期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轻度减少,血小板正常或增加...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