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

偏瘫 昏迷 感觉障碍 恶心与呕吐 动眼神经麻痹 单瘫 猝死 出冷汗 背痛

症状内容: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卒中引起猝死 的最常见原因,许多病人死于就医途中,入院前病死率在3%~26%,死亡原因有脑室内出血 ,肺水肿 以及椎-基动脉系统动脉瘤破裂等,即使送至医院,部分病人在明确诊断并得到专科治疗以前死亡,1985年的文献报道,动脉瘤破裂后只有35%的病人在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和体征后48h内得到神经外科相应治疗。

1.诱发因素:约有1/3的动脉瘤破裂发生于剧烈运动中,如:举重,情绪激动,咳嗽 ,屏便,房事等,如前所述,吸烟,饮酒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

2.先兆:单侧眼眶或球后痛伴动眼神经麻痹 是常见的先兆,头痛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改变往往也是动脉瘤破裂先兆,见于20%病人,有时伴恶心 ,呕吐和头晕 症状,但脑膜刺激症和畏光 症少见,通常由少量蛛网膜下腔渗血引起,也可因血液破入动脉瘤夹层,瘤壁急性扩张或缺血,发生于真正蛛网膜下腔出血前2h~8周内。

3.典型表现:

多骤发或急起,主要有下列症状和体征:

(1)头痛:见于80%~95%病人,突发,呈劈裂般剧痛 ,遍及全头或前额,枕部,再延及颈,肩腰背和下肢等,Willis环前部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头痛可局限在同侧额部和眼眶,屈颈,活动头部和Valsalva试验以及声响和光线等均可加重疼痛,安静卧床可减轻疼痛,头痛发作前常有诱因:剧烈运动,屏气动作或性生活,约占发病人数的20%。

(2)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出冷汗 ,约3/4的病人在发病后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

(3)意识障碍 :见于半数以上病人,可有短暂意识模糊 至昏迷 ,17%的病人在就诊时已处于昏迷状态,少数患者可无意识改变,但有畏光,淡漠,怕响声和振动等表现。

(4)精神症状:表现为谵妄 ,木僵 ,定向障碍,虚构和痴呆 等。

(5)癫痫:见于20%的病人。

(6)体征:①脑膜刺激症,约1/4的病人可有颈痛和颈项强直,在发病数小时至6天出现,但以1~2天最多见,Kernig征较颈项强直多见。②单侧或双侧锥体束症。③眼底出血:表现为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多见于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因ICP增高和血块压迫视神经鞘,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出血 ,此征有特殊意义,因为在脑脊液恢复正常后它仍存在,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重要依据之一,视盘水肿少见,一旦出现则提示颅内占位病变,由于眼内出血,病人视力常下降。④局灶体征,通常缺少,可有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单瘫 或偏瘫 ,失语,感觉障碍 ,视野缺损 等,它们或提示原发病和部位或由于血肿,脑血管痉挛 所致。

4.非典型表现:

(1)少数病人起病时无头痛,表现恶心,呕吐,发热和全身不适或疼痛,另一些人表现胸背痛 ,腿痛,视力和听觉突然丧失等。

(2)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特点:①头痛少(<50%)且不明显;②意识障碍多(>70%)且重;③颈项强硬较Kernig征多见。

(3)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特点:①头痛少,但一旦出现应引起重视;②常伴系统性病变,如主动脉弓狭窄,多囊肾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文章

猜你感兴趣

专家咨询

肖明第

心胸外科 教授

擅长:心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薛建平

泌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暂无 [详情]

向TA提问

刘兴志

外科 住院医师

擅长:外科 泌尿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