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 (药疹)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药物性皮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检查项目:

激发试验血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皮内试验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

检查内容:

1.血常规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加,白细胞可增高,有时亦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者。

2.如有内脏反应,应进行相应的有关检查,如肝,肾功能检查 。

3.药物过敏试验

(1)体内试验:

①斑贴试验(patch test):在药疹中阳性率较低,曾报道阳性率为31.5%,对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阳性率较高,斑贴试验比较安全,简便,如果出现阳性则不需要再做皮内试验 及激发试验 ,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浓度可选10%~20%较好,基质用凡士林或70%酒精阳性率较高,卡马西平浓度应为3%~10%。

②皮内试验:主要用于检测Ⅰ型变态反应,阳性率可达89.7%,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金盐制剂阳性率较高,应从低浓度开始,结果阴性时再逐渐加大浓度,这样会比较安全。

③激发试验:药物性皮炎消退后一定时期(1~2个月),用致敏药物仿照原来的给药途径,再次给药以观察反应情况来进行判断,该方法可靠,但十分危险,对重症药疹不能应用,在发疹型药疹,激发试验严重者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本法可用于固定性红斑及无潜在性危险的红斑型,用药量要因人而异,在较重者激发药量要小,轻者药量可大,一般初次激发药量为1/10常量或更小,若无反应,则再次激发药量增加至1/10~1/4,而后依次1/2直至全量,每次激发应观察6~24h,若无反应再进行一次激发,对受试者应密切观察。

(2)体外试验:

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包括IgG,IgM,IgA和IgE,检测方法有放射性免疫测定(radioallergo-sorbent assay,RAST),微量血球凝集试验(hemagglutination)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rme-linked immunosobent assay,ELISA), RAST是用于检测Ⅰ型变态反应药疹IgE的检测方法,有学者证明了敏感的血球凝集反应能探测少量的青霉素唑酰IgG和IgM抗体,后又发现1/4青霉素发疹型药疹患者中有高滴度的IgM血球凝集抗体,用改良ELISA法检测青霉噻唑酰抗体(IgG和IgM)阳性率较高,但也发现青霉素治疗的部分非药疹患者体内也存在着青霉素特异性IgM抗体,所以此检测在诊断应用中受到限制。

②嗜碱细胞脱颗粒:用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与致敏药物(直接法)或用兔嗜碱性粒细胞与患者血清加致敏药物(间接法),使其脱颗粒以检查药物过敏原,仅用于Ⅰ型变态反应。

③淋巴细胞转化试验(SLTT):外周血中致敏的小淋巴细胞在药物(特异性抗原)刺激下,于试管中培养2~3天,可转化成淋巴母细胞而发生增殖分裂的一种方法,有发现60%复方新诺明过敏的患者SLTT阳性,国内有研究证明其阳性率53.7%,虽然SLTT敏感性较低,但其特异性高,至今尚无假阳性报道,故不失为药疹的一个实验诊断方法。

④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MIF试验):将患者淋巴细胞+豚鼠巨噬细胞+被检药物,孵育24h后观察结果,发现其阳性率可达53%~70%。

⑤淋巴细胞毒性检测:在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及磺胺类药物引起的发疹性药疹,由于考虑与药物代谢产物解毒过程中某些酶缺陷而引起的毒性有关,故可用本试验,用可疑药物与患者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观察淋巴细胞的死亡数量以检测其药物毒性,结果7例磺胺药疹均阳性,50例抗癫痫药疹有40例阳性,目前本试验仍处于研究阶段。

上述体外试验应用范围局限,重复性及稳定性仍不够,操作繁杂,临床上尚难普遍开展应用。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药物性皮炎检查文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专家咨询

贺常见

内科

擅长:消化道疾病、药理 [详情]

向TA提问

罗春姣

内科

擅长:呼吸道感染 [详情]

向TA提问

张延强

妇科

擅长:内分泌调节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