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宫颈糜烂 需要从五个方面出发

480人浏览时间:2019-04-26 12:47:57来源:宫颈糜烂

相信很多女性都听说过宫颈糜烂,但是对其具体的含义和认识确实不足,往往在出现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能及时的做出正确医治,进而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那么,宫颈糜烂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针对这一点,小编通过五个方面为大家带来了详细分析介绍,以便患者更好的了解认识,为自身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详情如下:

“宫颈糜烂”是生理现象

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疾病。妇科体检中,几乎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

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取消了“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宫颈糜烂,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

“宫颈糜烂”的真相

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靠近阴道内的是鳞状上皮细胞,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

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是不同的:肉眼所见的宫颈外观,在中央的部分,有点看起来象是“糜烂”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了以后的外观;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

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处于动态平衡,这个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也是宫颈癌的好发区域。

“宫颈糜烂”与雌激素的影响有关

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在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检查时被发现,绝经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此时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

宫颈糜烂的分度诊断其实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属正常生理现象。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正常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有些人可能会有接触性出血的表现,但只是宫颈的个体差异。

宫颈糜烂和炎症并非癌前先兆

糜烂本身并没有大的关系,只有在有炎症发生的情况下,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宫颈炎症不及时治疗的话,病原体可上行导致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不孕。

宫颈糜烂、宫颈炎和宫颈癌并不是因果关系,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有些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时,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治还是不治?

按照目前的医学概念,“宫颈糜烂”只是一个症状学描述,如仅为无症状的生理学柱状上皮异位则无需处理。

如果伴有炎症表现,有宫颈疾病可能时,则应做进一步的细胞学、组织学、病毒学检查,判断是炎症还是癌前病变,先确认疾病的严重程度,再对症治疗。

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分析,大家可以对宫颈糜烂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不会出现盲目医治的可能,为自身的健康提供有利的基础。如果你对宫颈糜烂还有其他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登录久久健康网,那里有更多关于此类疾病的信息,或许能够为你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让你轻松摆脱疾病烦恼,享受健康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