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内容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内容: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西医治疗方法 1.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压迫,适用于妊娠期、病情轻、年龄过大或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硬化剂注射 适用于手术后残留曲张静脉的治疗。常用的硬化剂有5%鲁肝油酸钠、酚甘油溶液、50%葡萄糖及20%~30%氯化钠溶液等。 3.手术治疗 凡有症状者,只要无禁忌证,均宜手术,行大隐静脉和(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主干、切除扩张属支,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 治疗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硬化剂治疗。 1.保守治疗 对于大部分病人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仅适用于早期轻度静脉曲张、妊娠期妇女及难以耐受手术的病人,而对于下肢静脉性溃疡者,则有一定疗效。   (1)一般治疗:病人适当卧床休息,避免久站,休息时抬高患肢:坐位时足高于膝,卧位时足高于心脏。 (2)加压治疗:在行走或站立时采用加压治疗可降低下肢浅静脉高压,同时可增加皮下组织间隙的张力以对抗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减轻下肢酸胀和水肿。 通常根据病变范围选用合适的弹力袜。弹力袜的压力一般为4~5.33kPa(30~40mmHg),压力梯度自下而上递减。在无弹力袜的情况下可采用弹力绷 带,但缠绑压力较难掌握。应注意的是,在同时伴有下肢缺血表现时,禁忌使用。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减轻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对瓣膜功能及静脉曲张无作用。药物种类较多,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如七叶皂苷,改善血液流变学药物如己酮可可碱,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前列腺素E1等,但总体来说,疗效并不理想。 2.手术治疗 对于下肢浅静脉和穿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且深静脉通畅者,可行手术治疗。手术应采取微创手段剥脱曲张静脉并消除引起下肢浅静脉高压的原因―股静脉或穿通静脉血液反流。根据病人情况,有多种术式供选择: 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 ②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 ③单纯曲张静脉剥脱。约有 2/3的病人术前检查发现大隐静脉有反流现象,因此目前较多提倡采用的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 (1)术前准备:术前嘱病人站立,用记号笔标记曲张静脉。如条件许可,可行多普勒超声标记穿通静脉。 (2)麻醉: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3)手术步骤: ①取仰卧位,患肢轻度外旋。消毒范围自脐水平至患侧足趾。自足背向上驱血,将驱血带缚于大腿中段。 ②于腹股沟皮纹下方0.5~1cm处作平行切口4~5cm,此切口便于结扎大隐静脉属支。尤其是股内侧浅静脉。也可选择皮纹上方1cm处平行切口,便 于显露隐-股静脉交界点。 ③切开浅筋膜,显露大隐静脉主干后结扎各属支,距隐-股静脉交界点约0.5cm切断大隐静脉,近端结扎并缝扎。术中应注意解剖层次,正确辨认大隐静脉和股静脉,如遇股静脉损伤,应及时修补。结扎大隐静脉应距股静脉0.5cm,过长可能残留属支导致复发,过短则可使股静脉狭窄。 ④向远端大隐静脉内插入剥脱器至膝关节附近引出,将静脉残端缚于剥脱器头部,慢慢抽出。同法剥脱静脉主干至内踝。注意勿将静脉主干残留于皮下,以免引 起术后局部条索状硬结。 ⑤对术前标记的曲张静脉作长约5mm的小切口,用纹式血管钳于皮下进行分段剥脱。对湿疹及溃疡部位,应剥脱位于其下的穿通静脉。切口应平行于皮纹并充分利用以减少切口数量,达到美观效果。如有特制的小钩,切口可缩小至1~2mm。剥脱曲张静脉时,应尽量避开伴行的隐神经,避免术后小腿及足内侧的感觉障 碍。   ⑥缝合腹股沟切口,小切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自足背向上加压包扎至腹股沟。 (4)术后处理:术后鼓励病人尽早活动,一般术后第2天可下床行走,第7天拆线。术后穿弹力袜2~4周。 (5)术后并发症: ①切口出血及血肿形成:多由大隐静脉近端的结扎线脱落或弹力绷带加压不够所致。必要时再次手术,寻找断端,重新结扎。 ②股静脉损伤: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造成肢体肿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股部手术切口切勿过深,正确识别大隐静脉,手法轻柔准确,以免将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撕裂。结扎大隐静脉应距股静脉0.3~0.5cm,过短则易结扎部分股静脉造成股静脉狭窄,如损伤股静脉,则应及时修补。 ③隐神经损伤:隐神经出内收肌管后与大隐静脉伴随下行,因此剥脱该部位的曲张静脉时,动作必须轻柔,准确,仔细,一旦损伤,可造成小腿及足内侧的感觉障碍。 (6)防止静脉曲张复发术中应注意事项: ①仔细辨认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避免将扩张属支误认为大隐静脉结扎。 ②大隐静脉残端切勿保留过长,应为0.3~0.5cm,以免血液经属支逆流而导致复发。 ③术中应分离找到所有大隐静脉分支,以免遗漏。偶有股外侧静脉直接汇入股静脉者,其上段位于筋膜之下,术中难以发现,如遗漏可使术后复发。 ④术前仔细检查,将瓣膜关闭不全的交通支一一标出,术中予以仔细结扎,切断。 3.硬化剂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治疗于1864年出现,起初使用的多为促凝血药物,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使用破坏内皮细胞的硬化剂。硬化剂治疗适用于浅静脉主干无明显反流或反流已得到纠正的静脉曲张,适应证包括: ①毛细血管扩张症。 ②网状静脉曲张。 ③孤立的静脉曲张。 ④术后残留和复发的静脉曲张。 ⑤难以耐受手术者。 治疗的原理是向曲张的静脉内注入硬化剂后加压包扎,使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相互粘连而闭塞。 目前使用较多的硬化剂有鱼肝油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和高渗盐水等,可使内皮细胞破坏并发生继发性纤维化。治疗时病人先取站立位或斜卧位使静脉充盈, 细 针穿刺静脉后改平卧位,患肢45°抬高以利排空静脉。对直径为3~8mm的曲张静脉,可选用5%鱼肝油酸钠、0.5%~1.0%十四烷基硫酸钠或 23.4%高渗盐水,对毛细血管扩张症和网状静脉曲张则浓度减半。每处注入0.5~1ml硬化剂并观察有无疼痛或烧灼感等硬化剂外渗表现,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注射。每处注射完毕1min后,局部用纱布垫压迫。随后用弹力绷带自足背向上加压包扎至最高注射点上方10cm,并可加穿弹力袜。术后即应鼓励病人 主动活动,避免持久站立。加压包扎时间争议较多,从1周至6周不等。从组织学角度讲,中度曲张静脉需12天才能达到纤维化闭塞。 硬化剂治疗复发率较高,常需反复注射,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硬化剂过敏反应、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以及硬化剂外渗导致皮下脂肪坏死和难愈性溃疡等,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术后需注意 (1)劳动或活动时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包扎,防止外伤。 (2)劳动或活动1小时后应将患肢抬高片刻,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曲张静脉内压力,防止破裂出血。 (3)术后需卧床7-10天,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 (4)切口渗血严重者加盖敷料、局部加压包扎。 (5)术后24小时制动,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次日逐渐放松,同时进行足、趾活动。 (6)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7)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止血药,并观察其效果。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中医治疗方法 (1) 脉络寒凝证 由于寒邪侵袭,寒凝血瘀,经络阻滞,阳气不能畅达所致。 护理要求: ①熏洗患肢:用中药煎剂熏洗以达到温经通脉散寒之功效。护士要给予正确指导:中药包煎水,先熏小腿部,待温度适宜(40℃左右)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泡洗,每日熏洗2次,每次熏洗20分钟左右。 ②配合针刺:针刺足三里、血海、解溪等穴,留针15~20分钟。有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 (2)脉络血瘀证 由于长期寒凝络脉,脉络闭塞,夜间疼痛加剧,间歇性跛行距离缩短,皮肤呈暗紫色,或见紫褐斑,指(趾)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稀少,或肌肉萎 缩。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紧或沉涩。 护理要求: ①熏洗患肢:同脉络寒凝证护理要求之①。 ②配合针刺:同脉络寒凝证护理要求之② ③注意患肢的体位:此期患肢疼痛加重,影响睡眠,患者往往抱膝而坐,捏压患肢,以期转移疼痛,致使血流受阻,症状加重。因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疼痛时不能挤压患肢,应保持患肢舒展,使血流畅通。 (3)脉络血瘀化热证 由于长久气滞血瘀,久郁化热,除患肢酸胀、麻木加重外,又出现烧灼疼痛,遇热痛甚,遇冷痛缓,夜间痛剧。皮肤呈暗紫色,干燥,脱屑,光薄或皲裂,指 (趾)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稀少或脱落,肌肉萎缩,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暗红或绛,苔黄,脉沉涩或细涩。 护理要求: ①此期不宜过多地行走,忌用熏洗药及肢体针刺止痛,可用耳针止痛,用耳针压丸法,取神门、交感、心、下肢(单耳),4~5天后二耳交换。 ②嘱患者穿着宽松鞋袜,防止磨破患肢,因此期患肢营养障碍,轻微擦伤也不易愈合。 ③保持患肢指(趾)清洁,注意洗肢时宜用温水(40℃以下)水温过高可使局部溃破,或疼痛加剧。 ④注意患肢体位,同脉络血瘀证护理要求之③。 (4)脉络毒热血瘀证 由于寒凝郁久,化热炽盛,足部紫黑溃破,脓水恶臭,腐肉不脱,疼痛难忍,夜间疼痛甚。腐肉很快蔓延至小腿或小腿以下,范围逐渐增大,并深至筋骨。严重 者可伴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局部检查呈营养障碍表现。舌质红绛工有裂纹,苔黄燥或黄腻,脉弦细或滑数。 护理要求 ①情志护理:此期疼痛加剧,彻夜不眠,痛苦难忍,患者抱膝而坐,并以抽烟来度过长夜。护理人员要耐心安慰病人,并讲解抱膝而坐和抽烟对本病的害处,保持肢体舒展。此期更需忌烟,并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需要截肢的患者,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工作,减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②创而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原则上不用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如九一丹、五五丹等。 ③耳针止痛:可用耳针压丸法止痛,取单耳的神门、交感、心、下肢,4~5天后二耳交换。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文章

猜你感兴趣

专家咨询

肖明第

心胸外科 教授

擅长:心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薛建平

泌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暂无 [详情]

向TA提问

刘兴志

外科 住院医师

擅长:外科 泌尿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