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下肢发凉 下肢负重障碍 下肢浅静脉曲张 下肢无力 下肢肿胀和乏力

  • 建议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外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血管造影 血管镜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深静脉通畅试验 血管视诊 血管杂音

重点检查项目

应进行下肢静脉功能检查: (1)大隐静脉瓣膜及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仰卧,患肢抬高,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站立后,不放松止血带,若在30秒内,见止血带以下的静脉迅速充盈,表明止血带以下有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若放松止血带后,见静脉自上而下迅速充盈,即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小隐静脉瓣膜及小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结果及意义与上述试验相似。 (3)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定位试验,仰卧,患肢抬高,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先从足趾向上至腘窝缚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扎上第二根弹力绷带,让患者站立,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缚缠第二根弹力绷带,若在二根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曲张静脉,表示该处有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 (4)深静脉通畅试验 ,若曲张静脉加重,示深静脉阻塞张静脉减轻或消失,示深静脉通畅。 对于疑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作血管超声,体积描记及静脉造影的检查,以明确深静脉的通畅程度及瓣膜的功能情况。

诊断鉴别

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均继发有下肢浅静脉曲张,但其临床表现比较重,患者久站时出现胀破性疼痛和明显肿胀 ,作下肢浅静脉测压时,站立活动后压力下降率减少,一般在30%以内,最可靠的鉴别检查方法是下肢静脉造影检查 。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后遗综合征 下肢浅静脉曲张多属该综合征的一种代偿性症状表现,病程早期,患者出现肢体均匀一致性肿胀,疼痛伴有发热,检查可见股三角区及腓肠肌有明显压痛,向背侧用力弯曲时即感腓肠肌处疼痛(Homans氏征阳性),此时下肢深静脉被血栓阻塞,形成回流障碍,Perthes试验呈阳性改变,病程后期,血栓机化后再通,静脉瓣膜遭破坏,演变成倒流性病变,患者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站立时下肢皮肤发红或发绀,并有肢体沉重发胀或酸痛感及营养性变化,可继发患肢淋巴水肿 ,此时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难于鉴别,深静脉造影则有助于明确诊断。 3.动静脉瘘 多发生在外伤尤其是贯通伤以后,偶尔亦有先天者,在动静脉瘘部位可扪及震颤及听到连续性血管杂音 ,其近端肢体增粗发热,多毛易出汗,远端肢体则发凉并可出现水肿,抬高肢体时,下肢曲张静脉内血液不易排空,静脉压明显增高,穿刺静脉时为鲜红色氧合血。 4.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lippel-Trénaunay综合征) 本病因先天性动静脉沟通或先天性静脉畸形(深静脉受压,高度狭窄或闭塞)引起,静脉曲张较广泛,不限于大隐或小隐静脉的主干,往往在大腿外侧,后侧也有明显静脉曲张,患肢常铰健侧增粗增长,尚有大片的红褐色血管痣样变化,有人称为“葡萄酒斑”,根据以上三联征,鉴别较易。

猜你感兴趣

专家咨询

肖明第

心胸外科 教授

擅长:心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薛建平

泌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暂无 [详情]

向TA提问

刘兴志

外科 住院医师

擅长:外科 泌尿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