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低血压

中医如何治疗低血压  

时间 : 2016-08-25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低血压是这几年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比起高血压来讲,低血压发病时并没有太过强烈的症状,但如果身体长时间处于低血压的状态,就会对身体的各个方面造成不好的影响。中医对于治疗低血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医认为低血压多见于脾胃虚弱者;脑力劳动者;或脆弱的老年心脏病人。认为多由于气虚阳虚,...

  低血压是这几年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比起高血压来讲,低血压发病时并没有太过强烈的症状,但如果身体长时间处于低血压的状态,就会对身体的各个方面造成不好的影响。中医对于治疗低血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中医认为低血压多见于脾胃虚弱者;脑力劳动者;或脆弱的老年心脏病人。认为多由于气虚阳虚,阴血亏虚或气阴两虚所致。

  气虚阳虚心脉鼓动无力,气机升降失调,清阳不升,心脉失养;阴血虚亏,血脉不充也致心脑失养,或由肾阳虚,脑髓空而致头晕,眼花甚者晕厥;气阴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低下而发头晕,耳呜,畏寒肢冷,腰酸腿软,不欲饮食,疲乏无力,临床伴有低血压等症状。

  治疗低血压饮食疗法很重要,可逐渐提高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菜谱:灵芝猪心:猪心500 g,灵芝15 g,生姜、葱、精盐各3 g,味精、胡椒粉适量。先将猪心对剖两块洗净,锅内加清水入猪心、灵芝煮至七成熟时捞出;猪心切成薄片,灵芝切成细末,煮猪心的原汁留着待用。净锅置火上,加入猪油烧热时下姜、葱,加猪心原汁和酱油、料酒、食盐、猪心片、灵芝和其他调料,烧入味后下淀粉收汁装盘即可食用。此方有提升血压、养心安神、补益气血之功效。中老年长期食用,有利于保护精力,稳定情绪,消除疲劳,抗衰老益寿。

  以上的食疗方法是不论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适合使用的,这些方法是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以及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结果,对于治疗低血压有着显著地疗效,相信会对广大患者朋友有一定的帮助,能够一定程度减轻病情,辅助常规治疗。

关键词: 低血压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医如何治疗低血...”相似的文章

更多>>

低血压疾病

1.心电图有无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有无ST-T的改变,有无病理性Q波。 2.心脏B超及外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源性低血压的诊断。 3.心导管检查及血管造影 ,可明确外周血管疾病及心脏疾病。 4.X...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