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口臭

中医认为口臭多由胃热引起

时间 : 2016-03-09 10:54:20 来源:网络

[摘要]

中医认为引发口臭的主要原因是胃热、胃阴虚,其中由胃热导致的口臭问题占大多数,而且往往伴随便秘、胃痛、消化不良、烦躁等症状,清除胃热是解决口臭的基本原则,劳宫、金津、玉液、内庭这几个穴位就是清除胃热的高手,用了它们,你会发现,你的口气慢慢变得清新起来。

导读:大多数人的个人卫生做得都很好,并不是不刷牙导致了口臭,所以解决口臭问题,并不是多刷几次牙、多嚼几块口香糖那么简单。要从根本上解决口臭的问题,需要找出病因。

中医认为口臭多由胃热引起

口臭是口腔中的异常气味,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嗅到。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通常归纳为食源性,气源性,病源性,习惯性等四种原因。如吃葱蒜、咸腥等食物,长期吸烟酗酒,患有牙周炎、不注意口腔卫生、慢性鼻窦炎、肺部疾病、胃肠道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因素都可产生不同的强烈口臭。

中医认为引发口臭的主要原因是胃热、胃阴虚,其中由胃热导致的口臭问题占大多数,而且往往伴随便秘、胃痛、消化不良、烦躁等症状,清除胃热是解决口臭的基本原则,劳宫、金津、玉液、内庭这几个穴位就是清除胃热的高手,用了它们,你会发现,你的口气慢慢变得清新起来。

劳宫是手掌上的重要穴位。“劳”是劳动的意思,“宫”是宫殿、中央的意思。手是人类劳动的主要器官,这个穴位又在手掌中央,所以称为劳宫。劳宫在手掌心第2、第3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指向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为什么用劳宫除口气呢?这里面有个讲究。劳宫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五输穴中的荥穴。“荥主身热”,所以清热泻火是劳宫功能的一大特点。我们医生常用劳宫治疗由于身热或者内热引起的口疮、口臭,效果突出。

此外,口臭还和情绪有关,祖国医学中早有描述。如清代《杂病源流悄烛》中说:“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或劳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为火灼口臭。”其中提到的“郁”和“劳心”都指的是人的不良情绪状态。同时,中医中又表达了心境与机体功能的关系以及体现在口臭病症的最后结果。

口臭偏方防治

1、胃火口臭: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其证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等。应清泻胃火。宜用清胃散(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石膏、当归)治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2、食积口臭:多由过饱伤胃、缩食停滞胃中引起。其证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应消食导滞,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均可随症选用。

3、热痰口臭:多由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引起。其证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浊或脓血,胸痛短气等。应清肺涤痰。未化脓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蒌)治之;化脓化腐者,宜用千金苇茎汤(桃仁、苇茎、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4、虚热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宜用清燥救肺汤(石膏、桑叶、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阿胶、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肌肉跳动,爪甲不华,为肝之阴血亏损。当补益肝之阴血。用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治之,其效颇佳。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久服必验。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