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高原适应不全症

高原适应不全症

时间 : 2009-12-05 03:56:25 来源:www.myyao.net

[摘要]

中文名:高原适应不全症英文名:别 名:概述: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氧分压也相应降低,易导致人体缺氧。高原建设..

中文名:高原适应不全症英文名:别 名:概述: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氧分压也相应降低,易导致人体缺氧。高原建设者、边防战士、登山运动员等如未采取预防措施,可引起高原病(highaltitudesickness)或高原适应不全症,又称高山病(mountainsickness);/*468x60,创建于08-10-9*/发病机制:久居高原者机体逐渐适应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适应的原因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机体的各种机能有相应的改变,尤其是呼吸和循环系统更为明显。在高原地区,大气与肺泡中氧分压之差随着登高度的增加而缩小,直接影响肺泡气体交换、血液携氧和结合氧在组织中释放的速度致使机体供氧不足产生缺氧。初登高原者,由于低氧而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为颈动脉体),间接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早期通气增加,机体可吸入更多健康搜索的氧气以进行代偿。此过程即人体对高原低氧的适应过程,约需1~3个月可逐渐过渡到稳定适应,称为高原习服。个体的适应差异极大,一般在海拔3000m以内能较快适应,4200~5330m仅部分人,且需较长时间才能适应。5330m左右为人的适应临界高度,易于发生缺氧反应。海拔愈高,大气中氧分压愈低,则机体缺氧程度也相应加重。登高速度与劳动强度也均能影响高原反应的程度。此外精神过度紧张疲劳、感染、营养不良以及低温等因素对发病也有影响临床表现:一、急性高原病1、急性高原反应短时间内进入3000m以上高原或高原地区居民在平原生活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时,均可产生反应,有头痛头昏、心悸、气短健康搜索重者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急性高原反应多发生在登山后24小时内,一般在1~2周内即能适应症状自行消失。症状重者可对症治疗,采用乙酰唑胺剂量0.25g口服,每日2~4次,上山前2天起服至登高原后3天该药起利尿作用,可降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并可减轻睡眠时的缺氧状况。乙酰唑胺可提高动脉氧浓度及改善动脉血的氧合作用,防止进一步损伤肺部气体交换;还可减少蛋白尿和周围水肿等。泼尼松5~10mg,每日2次口服,上山后用3天有利于减轻症状。此外尚可用适量镇静剂各种维生素以及氨茶碱等2、高原肺水肿发病率约为3%。在急性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当海拔达4000m以上则发病但也可在2500m快速登山者中发病。所以有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也有迟至3~10天才发病者症状如头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个别严重者可有少尿、咯多量血性泡沫痰、甚至神志不清。体征有紫绀及双肺呼吸音降低,满布湿罗音。X线显示双肺野有密度较淡、片状云絮状模糊阴影在肺门旁最明显,右侧常较左侧为重。据研究缺氧可引起肺小静脉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又可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加上缺氧引起的淋巴循环障碍,最终促发肺水肿。病理检查双肺有散在片状出血区,肺泡内有纤维蛋白渗出和透明膜形成,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充血并在其内有微血栓形成寒冷与呼吸道感染可加重缺氧,咳嗽或劳累也为重要诱因。综合治疗效果较好。早期充分吸氧,氧的流量约每分钟6~8L。有肺水肿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严禁大量饮水呋塞米(速尿)可用20~40mg立刻静脉注射或40~80mg口服,每日2次,为期2~3日利尿期间宜补钾并观察脱水情况。有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也可采用0.25g氨茶碱溶于50%葡萄糖液40ml缓慢静注,以降低肺动脉压。口服泼尼松或静脉缓慢滴入氢化可的松可减少毛细血管渗出及解除支气管痉挛。有呼吸和心力衰竭时,应立即采用相应治疗病情稳定后,转至海拔较低处。3、高原脑水肿又称高原昏迷或高原脑病。发病率低但较易引起死亡。见于快速进入4000m以上高原者,发病急,多在夜间。主要病因为急性缺氧,引起脑部小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患者除有早期的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外,伴有颅压增高现象如剧烈头痛、呕吐等还可出现神志恍惚、抑郁或兴奋谵妄等精神症状个别患者抽搐,以后嗜睡、昏睡以至昏迷。患者脉率增快,呼吸极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有时出现病理反射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和出血等脑脊液正常压力可稍偏高。二、慢性高原病按临床表现又分为五种类型,但各类型间表现互有交叉,大多数病例是以肺动脉高压和心脏改变为主的混合型。1慢性高原反应有些患者虽在高原居住一定时间,但高原反应症状始终迁延存在常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有时可有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昏厥。应注意体质锻炼,提高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对症治疗用维生素B6、溴剂等。治疗:1、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多发生在登山后24小时内,一般在1~2周内即能适应,症状自行消失症状重者可对症治疗采用乙酰唑胺剂量0.25g口服,每日2~4次,上山前2天起服至登高原后3天。该药起利尿作用,可降低急性高原病健康搜索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并可减轻睡眠时的缺氧状况。乙酰唑胺可提高动脉氧浓度及改善动脉血的氧合作用,防止进一步损伤肺部气体交换;还可减少蛋白尿和周围水肿等健康搜索泼尼松5~10mg,每日2次口服,上山后用3天有利于减轻症状。此外尚可用适量镇静剂、各种维生素以及氨茶碱等。2高原肺水肿早期充分吸氧,氧的流量约每分钟6~8L。有肺水肿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严禁大量饮水。呋塞米(速尿)可用20~40mg立刻静脉注射或40~80mg口服,每日2次为期2~3日利尿期间宜补钾并观察脱水情况。有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也可采用0.25g氨茶碱溶于50%葡萄糖液40ml缓慢静注以降低肺动脉压口服泼尼松或静脉缓慢滴入氢化可的松可减少毛细血管渗出及解除支气管痉挛。有呼吸和心力衰竭时,应立即采用相应治疗。病情稳定后,转至海拔较低处。3、高原脑水肿首先连续给氧(95%的氧和5%二氧化碳),清醒后仍应间断给氧。应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色素C等积极治疗以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以促进恢复。可酌情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盐酸山梗菜碱(洛贝林)、尼可刹米(可拉明)等。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必要的抗感染措施。病情稳定后转至低处继续治疗4、慢性高原反应氧气吸入能增加动脉氧饱和度并改善神经精神症状。转移至低地可痊愈预防:1对进入高原地区人员,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一般健壮者较易适应低氧环境。凡孕妇及有明显心、肺肝、肾等疾病高血压Ⅱ期患有癫痫严重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活动期,严重贫血者,均不宜进入高原地区2、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实行阶梯上升,使逐步适应登山速度至为重要。国内报道3日内由平原抵海拔4200m处,急性高原病发生率83.5%健康搜索,而由2261m经阶梯适应在7~15日内抵4200m处时发病率仅52.7%(P<0.001)。3、药物预防为防止缺氧所致急性高原反应,可适当采用药物预防,如利尿剂、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4、初入高原者应减少体力劳动,以后视适应程度逐步增加劳动量。高原的劳动环境大多处于4000m以下,其对劳动能力的影响比平原要降低30%~50%;因此在高海拔区(3500m以上)的劳动定额应相应地降低。在海拔2300m处,电炉炼钢工较对照组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为多可能由于过重体力劳动与低氧环境综合作用所致。应注意保暖防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初入高原时应多食碳水化合物类、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葡萄糖和增强肺部弥散能力,以便在高原进行重体力劳动。禁止饮酒。有高山病症状者,睡眠时最好采取半卧位以减少右心的静脉回流和肺毛细血管充血更多..相关资讯文库高原适应不全症的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高原适应不全症”相似的文章

更多>>

高原适应不全症疾病

蛋白尿和周围水肿,动脉血氧合作用降低。 紫绀及双肺呼吸音降低,满布湿罗音,X线显示双肺野有密度较淡,片状云絮状模糊阴影,在肺门旁最明显,右侧常较左侧为重。 脉率 增快,呼吸极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有...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