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

粘连性小肠梗阻28例腹部平片回顾性分析

时间 : 2009-12-04 21:28:18 来源:journal.shouxi.net

[摘要]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粘连性小肠梗阻28例腹部平片回顾性分析首席医学网2005年08月18日10:55:04Thurs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

【关键词】粘连

  【摘要】目的通过X线腹部平片对粘连性小肠梗阻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将粘连性小肠梗阻腹部平片的X线表现分为5型:(1)小跨度肠襻型;(2)团状型;(3)散在型;(4)假肿瘤征型;(5)长液平征型。结果掌握每一型粘连性小肠梗阻腹部平片的X线表现特点,可提高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的早期诊断符合率。结论X线腹部平片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其特殊意义,关键是要掌握不同类型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X线腹部平片表现特点。  【关键词】粘连;小肠梗阻;腹部平片  X线腹部平片目前仍然是诊断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但该病患者病情各异,腹部平片常有不典型者;而能否早期诊断,又直接关系患者手术结果及疾病预后的好坏,故如何提高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早期诊断符合率值得大家探讨。现将我院近10年来已确诊的28例粘连性小肠梗阻腹部平片作一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0例,女8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粘连性小肠梗阻。年龄最大57岁,年龄最小17岁,25~50岁之间22例,与文献报道该病青中年发病率居多相符[1]。28例患者均有手术史和腹腔感染史。发病后就医时间最短者1天(5例)、最长者10天(1例),22例均在发病后2~3天就医。临床表现各异,有比较典型肠梗阻症状者12例<50%,28例患者中有5例入院时误诊为反射性肠扩张。

1.2X线分析28例患者均摄有立位、卧位腹部平片,其主要X线征象有以下特点。(1)小跨度肠襻型:扩张小肠肠曲呈小跨度肠襻,固定、有比较规则的短液平数个,能比较准确的进行梗阻点定位,腹部对比度多较清晰。本组属该型的有7例,占25%。(2)团状型:扩张小肠挤成一团,相互重叠,有不规则短液平数个,梗阻点定位困难,腹部对比度差。本组属该型的有9例,占32%。(3)散在型:扩张充气小肠不规则散在分部腹内,甚至结肠内也可见气体;立位平片可见1~2个不典型液平,腹部对比度差。本组属该型的有6例,占21%。(4)假肿瘤征型:扩张充气小肠中某一段呈肿瘤样改变,周围有不规则的充气小肠及数个短液平,腹部对比度差。本组属该型的有3例,占11%。(5)长液平征型:扩张充气小肠出现“长液平”征,数量多为1个,周围间以数个短液平,腹部对比度尚可。本组属该型的有3例,占11%。

  2讨论  2.1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征象粘连性小肠梗阻在肠梗阻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约占50%以上,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然而,粘连性小肠梗阻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的肠梗阻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即上述“小跨度肠襻型”,本文资料中只占25%),大部分患者不能凭一次检查明确诊断。为提高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早期诊断符合率,笔者提出下列诊断要点:(1)患者发病时间,如发病时间在12h以内,腹部平片可以不出现肠梗阻的X线征象,应短时间复查患者,不能轻易作出无肠梗阻诊断。(2)结肠有无积气,如患者发病已超过24h,X线腹部平片无典型肠梗阻征象,结肠内仍有气体,根据临床表现不重,可排除完全性肠梗阻,但不能排除不全性肠梗阻。(3)观察小肠的间隔时间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观察时注意小肠形态及分布,一般粘连段小肠形态多固定、僵硬,加压仍不能改变其形态;此外,应仔细观察小肠的蠕动,一般梗阻点以上小肠蠕动多强烈,且在强烈蠕动后可见部分气体或钡剂被挤入梗阻点以下肠段。(4)当出现多发粘连或片状粘连时,因粘连限制了小肠的活动,腹部出现的不规则充气扩张小肠及液平位置较固定(可复查腹部平片证实),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5)如通过以上措施仍不能作出诊断,可作小肠钡餐或碘液造影检查。该检查除可明确有无肠梗阻外,还可明确是否完全性肠梗阻。

  2.2鉴别诊断

2.2.1粘连性小肠梗阻与急性小肠假性梗阻之间的鉴别诊断上述“团状型”和“散在型”需要作此鉴别诊断,急性小肠假性梗阻是指有小肠梗阻临床表现,无机械性小肠梗阻的一组综合征[2],一般来讲,急性小肠假性梗阻常有相应疾病为诱因,如术后、腹膜炎、低钾、药物等;临床检查有肠鸣亢进,但多无气过水声和金属性肠鸣音[2]。X片上,急性小肠假性梗阻患者扩大充气小肠多呈片状、多边性分格状,复查腹部平片时,扩大充气小肠多有变化;造影检查,多用碘液以刺激肠道蠕动,一般小肠假性梗阻患者碘液造影3~6h后,碘液能进入结肠。

2.2.2粘连性小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之间的鉴别诊断上述“假肿瘤征型”和“长液平型”需要作此鉴别诊断,这两种征象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中都可出现,但其X线征象产生的原因在两种梗阻中却有根本的区别,绞窄性肠梗阻出现的“假肿瘤征”和“长液平征”均系两个梗阻点完全,造成绞窄闭襻血运障碍,肠张力明显降低,大量血性液体充填闭襻所致,故造影时造影剂不能进入胀大肠曲(“假肿瘤”和“长液平”)内,且造影剂显影的肠曲常与“假肿瘤”之间形成压迹;粘连性小肠梗阻所出现的“假肿瘤征”和“长液平征”是因为上下两个梗阻点,下为完全性、上为不全性,使液体过多充盈所致,故造影时造影剂能进入胀大肠曲内。另外,液平越长、长液平越多,越支持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CT检查可协助确定“假肿瘤”征,对明确诊断有帮助[1]。

  【参考文献】  1陈炽贤.实用放射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51-554.

2沈志祥.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79-280.  作者单位:615031四川西昌,西昌铁路医院放射科

  (编辑:卉梅)熊歆  【摘要】目的通过X线腹部平片对粘连性小肠梗阻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将粘连性小肠梗阻腹部平片的X线表现分为5型:(1)小跨度肠襻型;(2)团状型;(3)散在型;(4)假肿瘤征型;(5)长液平征型。结果掌握每一型粘连性小肠梗阻腹部平片的X线表现特点,可提高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的早期诊断符合率。结论X线腹部平片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其特殊意义,关键是要掌握不同类型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X线腹部平片表现特点。  【关键词】粘连;小肠梗阻;腹部平片  X线腹部平片目前仍然是诊断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但该病患者病情各异,腹部平片常有不典型者;而能否早期诊断,又直接关系患者手术结果及疾病预后的好坏,故如何提高粘连性小肠梗阻疾病早期诊断符合率值得大家探讨。现将我院近10年来已确诊的28例粘连性小肠梗阻腹部平片作一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0例,女8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粘连性小肠梗阻。年龄最大57岁,年龄最小17岁,25~50岁之间22例,与文献报道该病青中年发病率居多相符[1]。28例患者均有手术史和腹腔感染史。发病后就医时间最短者1天(5例)、最长者10天(1例),22例均在发病后2~3天就医。临床表现各异,有比较典型肠梗阻症状者12例<50%,28例患者中有5例入院时误诊为反射性肠扩张。

1.2X线分析28例患者均摄有立位、卧位腹部平片,其主要X线征象有以下特点。(1)小跨度肠襻型:扩张小肠肠曲呈小跨度肠襻,固定、有比较规则的短液平数个,能比较准确的进行梗阻点定位,腹部对比度多较清晰。本组属该型的有7例,占25%。(2)团状型:扩张小肠挤成一团,相互重叠,有不规则短液平数个,梗阻点定位困难,腹部对比度差。本组属该型的有9例,占32%。(3)散在型:扩张充气小肠不规则散在分部腹内,甚至结肠内也可见气体;立位平片可见1~2个不典型液平,腹部对比度差。本组属该型的有6例,占21%。(4)假肿瘤征型:扩张充气小肠中某一段呈肿瘤样改变,周围有不规则的充气小肠及数个短液平,腹部对比度差。本组属该型的有3例,占11%。(5)长液平征型:扩张充气小肠出现“长液平”征,数量多为1个,周围间以数个短液平,腹部对比度尚可。本组属该型的有3例,占11%。

  2讨论  2.1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征象粘连性小肠梗阻在肠梗阻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约占50%以上,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然而,粘连性小肠梗阻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的肠梗阻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即上述“小跨度肠襻型”,本文资料中只占25%),大部分患者不能凭一次检查明确诊断。为提高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早期诊断符合率,笔者提出下列诊断要点:(1)患者发病时间,如发病时间在12h以内,腹部平片可以不出现肠梗阻的X线征象,应短时间复查患者,不能轻易作出无肠梗阻诊断。(2)结肠有无积气,如患者发病已超过24h,X线腹部平片无典型肠梗阻征象,结肠内仍有气体,根据临床表现不重,可排除完全性肠梗阻,但不能排除不全性肠梗阻。(3)观察小肠的间隔时间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观察时注意小肠形态及分布,一般粘连段小肠形态多固定、僵硬,加压仍不能改变其形态;此外,应仔细观察小肠的蠕动,一般梗阻点以上小肠蠕动多强烈,且在强烈蠕动后可见部分气体或钡剂被挤入梗阻点以下肠段。(4)当出现多发粘连或片状粘连时,因粘连限制了小肠的活动,腹部出现的不规则充气扩张小肠及液平位置较固定(可复查腹部平片证实),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5)如通过以上措施仍不能作出诊断,可作小肠钡餐或碘液造影检查。该检查除可明确有无肠梗阻外,还可明确是否完全性肠梗阻。

  2.2鉴别诊断

2.2.1粘连性小肠梗阻与急性小肠假性梗阻之间的鉴别诊断上述“团状型”和“散在型”需要作此鉴别诊断,急性小肠假性梗阻是指有小肠梗阻临床表现,无机械性小肠梗阻的一组综合征[2],一般来讲,急性小肠假性梗阻常有相应疾病为诱因,如术后、腹膜炎、低钾、药物等;临床检查有肠鸣亢进,但多无气过水声和金属性肠鸣音[2]。X片上,急性小肠假性梗阻患者扩大充气小肠多呈片状、多边性分格状,复查腹部平片时,扩大充气小肠多有变化;造影检查,多用碘液以刺激肠道蠕动,一般小肠假性梗阻患者碘液造影3~6h后,碘液能进入结肠。

2.2.2粘连性小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之间的鉴别诊断上述“假肿瘤征型”和“长液平型”需要作此鉴别诊断,这两种征象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中都可出现,但其X线征象产生的原因在两种梗阻中却有根本的区别,绞窄性肠梗阻出现的“假肿瘤征”和“长液平征”均系两个梗阻点完全,造成绞窄闭襻血运障碍,肠张力明显降低,大量血性液体充填闭襻所致,故造影时造影剂不能进入胀大肠曲(“假肿瘤”和“长液平”)内,且造影剂显影的肠曲常与“假肿瘤”之间形成压迹;粘连性小肠梗阻所出现的“假肿瘤征”和“长液平征”是因为上下两个梗阻点,下为完全性、上为不全性,使液体过多充盈所致,故造影时造影剂能进入胀大肠曲内。另外,液平越长、长液平越多,越支持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CT检查可协助确定“假肿瘤”征,对明确诊断有帮助[1]。

  【参考文献】  1陈炽贤.实用放射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51-554.

2沈志祥.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79-280.  作者单位:615031四川西昌,西昌铁路医院放射科

  (编辑:卉梅)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粘连性小肠梗阻28...”相似的文章

更多>>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疾病

腹部X线平片:均有结肠胀气扩张,气多液少, 液平面小而分散或零星于一处,无大跨度的气液平面及重叠排列成梯样的改变,气液平面的多少及大小与腹胀不成比例。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