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囊虫病

yfbj.com

时间 : 2009-12-01 04:23:06 来源:www.yfbj.com

[摘要]

猪囊尾蚴病(囊虫病)
  
1、猪囊尾蚴病的危害

  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cellulosae)又称猪囊虫病,俗称囊虫病,有囊虫的猪肉为"米肉";或称"豆肉"。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寄生于人或猪、野猪等中间宿主引起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在自然条件下,猪是易感动物。人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发病。  猪囊虫寄生于人体的肌肉和各组织器官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囊虫病的患者受害情况因囊尾蚴的寄生部位而有所不同,可导致肌肉酸痛、无力、发胀等症状;可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导致失明;可使人头昏、头疼、记忆力减退,严重的可引起癫痫大发作,甚至失语、昏迷、死亡。体内有成虫寄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贫血和消瘦等。  猪囊虫对猪的危害主要是妨碍猪的发育和生长,特别影响幼龄猪的生长。中、轻度感染的囊尾蚴病猪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者,多表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或局部出现水肿;若寄生在舌部会引起麻痹影响采食;寄生脑部则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紊乱、癫痫、视觉障碍,有时突然倒毙。  目前,猪囊尾蚴病在我国的流行呈现以下新的特点,一是就诊患者中来自城市的病人比例增多,城乡患病率的差别正在缩小。据报告吉林省1984-1997年收治的505例囊尾蚴病患者,居住城镇的占57.65%,居住农村的占42.35%;另一组调查数据表明居住农村的农民病人数和居住城镇居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54.48%和43.68%。二是聚餐或在餐馆就餐机会多的干部、教师、工人患病率超过机会少的农民、学生和儿童。据报告,山东省干部、教师、工人猪囊尾蚴病的感染率分别为2.24%、2.10%和1.45%,而农民、学生和儿童的感染率分别为0.72%、0.21%和0.13%。三是儿童患者有上升的趋势,从吉林省某医院收治的囊尾蚴病病例分1984-1990年和1991-1996年两阶段进行分析,发现0-15岁儿童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由1984-1990年的4.21%上升至1991-1996年的10.17%。四是流行区域扩大,但分布相对集中,一项调查中所收集的16508例囊尾蚴病例分布在29个省(区、市)的671个县,患者分布区域相对集中为5个分布区。

  2、猪囊尾蚴病产生条件

  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的产生的主原因是由于饲养生猪的卫生问题,形成了在人和猪之间形成的人(粪)-猪(肉)-人的恶性循环,即猪接触到有绦虫病的病人粪便而患病,人因生吃或食入未煮熟的患有猪囊虫病的猪肉而患绦虫病或囊虫病。无圈散放或"连茅圈"易造成本病的流行,南方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有生食猪肉和生食猪血的习俗以及在野外大便的习惯,亦造成了该病在当地呈区域性流行。一般而言,猪囊尾蚴病多呈散发,其流行情况与当地患绦虫病病人的数量成正比。本病的流行,与自然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在一些省的山区和偏远农村,有的地方人无厕所、猪无圈舍,猪可以直接采食患有猪带绦虫的人粪便而感染发病。市场检疫不严格,尤其是农村贸易集市,使群众误食囊虫猪肉而增加感染机会。

  3、目前猪囊尾蚴病的防治和治疗情况不理想

  对于猪囊尾蚴病的防治,要采取预防为主、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方面主要包括疫苗免疫、加强对动物的饲养管理和切断传播途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提高生猪的自身免疫能力,推广配合饲料;提高疫情检测水平,改善生猪饲养的环境,推广规模化养猪和圈养,改变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改变"连茅圈"和人在野外大便的习惯,彻底切断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并对于患病的人和猪及时进行治疗和驱虫。同时,还要加强生猪的卫生防检疫制度,减少感染猪囊尾蚴病的可能。由于目前猪囊尾蚴病的预防还没有较好的药物和措施,所以,我国将预防该病的重点放在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改变流行区人们的食生肉的生活习惯,搞好驱虫工作,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和管好粪便,改善饲养管理方法等环节。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强化生猪屠宰的检疫工作,希望以此防止猪囊尾蚴病流入市场。  尽管改变农村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猪饲养方式对防治猪囊尾蚴病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当前的农民文化卫生水平、科普知识教育水平的前提下,彻底改变传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猪饲养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功。

  猪囊尾蚴病治疗主要采用有化学药物(吡喹酮、丙硫咪唑等)和一些中药(千金丸、雷丸粉针剂等)。临床实践证明这些药物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价格低等特点,但现有的治疗只能对症状明显的病猪采取相应的措施,难以防止大量的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感染猪囊尾蚴病的猪肉流入市场的情况。同时这些化学药物中对猪有很大的副作用和抗药性的可能性(如丙硫咪唑的副作用发生率为93.6%),以及猪囊尾蚴病的发病隐蔽和治疗时间的要求等情况,可以认为目前对生猪的猪囊尾蚴病的预防和治疗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至少在有效降低感染的效果方面不突出。  综上所述,一种高效、稳定,且能够对猪囊尾蚴病的高发区实行普遍免疫的疫苗是解决猪囊尾蚴病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yfbj.com”相似的文章

更多>>

囊虫病疾病

1、急性期末梢血白细胞数增多,其中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血沉增快,脑囊尾蚴病患者脑脊液压力 升高,蛋白增多,细胞数也可轻度增多,查到酸性粒细胞对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2、X线检查可见钙化阴影,B超检查皮下...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