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烧伤感染

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的防治 爱情论坛

时间 : 2009-11-29 01:47:22 来源:www.gxqingyuan.com

[摘要]

的医疗服务和药物,10亿多人生活极度盆困;人口增长和日益加快的城市进程致使数亿人住房拥挤,造成环境卫生恶化,并且缺乏清洁水;由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往往造成传染病的爆发与传染病流

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的防治除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努力外,凡接触临床类似QD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外科医生进行脑手术或有关
的移植(如硬脑膜移植等),或病理解剖等均需特别注意个人防扩及消毒。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
法,积极预防显得更为重要。
在感染病学科所面临的挑战方面,除了医学因素之外,许多人类与周围环境等社会因素也制约着人
类征服传染病的进程。各种社会因素中,贫穷首当其冲,目前全世界一半人口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和药物,10亿多人生活极度盆困;人口增长和日益加快的城市进程致使数亿人住房拥挤,造成环境卫
生恶化,并且缺乏清洁水;由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往往造成传染病的爆发
与传染病流行区的变异,难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认为美国的国界难以阻挡结核、疟疾、肝炎等传染
病的入浸,建议不能只给五角大楼投钱而忽略了国家卫生研究院。
三、结语与展望:从传染性病到感染性疾病
随着近几十年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整个感染病领域也经历了重大的疾病谱变迁,许多学者认为在
医学乃至整个生物学研究中,感染性疾病(简称感染病或感染,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是一极为重
要的课题,对其应有一准确的定义。同样,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感染性疾病”与
“传染病”在概念上的异同。早在1986年国内就有学者提出将两者分开,最近几年则该间题的争论更
多,直至1999年以全国第6次传染病年会上才将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协会改为感染病协会为标志,正式
将传染病与感染病的内涵与国际结轨,这并不意味着以前的定义有误,只是真实地反应了我国传染病学
发展的历史轨迹。数十年来,国内习惯将“infectiousdisease”译为传染病,现在的概念是将之译为感染
性疾病。而“传染病”常用“communicabledisease”或“cont咱ousdisease”两词,英文中又有“二-
communicableinfectiousdisease”之称,即“非传染的感染性疾病”,以上均说明两者在概念上是不同的。
虽然两者均由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但传染病具有特定涵义,是感染病的一部分。今后的传染病学科发
展必须放置在感染性疾病的大背景下才能符合目前的医学发展与疾病变迁的需要,整个学科才能焕发新
的生命力。在这大变革的时代,每个感染病专业的研究人员、临床医生都面临这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从
某种意义来讲也决定了学科的兴衰。
13.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的防治
北京积水潭医院
孙永华
全身性感染或脓毒症(sepsis)是严重烧伤患者面临的最大威胁,因为大面积深度烧伤,体表和体
腔的天然屏障破坏,全身免疫功能失衡,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本身又成为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机体与徽
生物间的相对平衡失调,不仅对具有高度致病菌易感性增加,而且对致病力很弱的病原菌易感性亦增
加。我院1958一1995年共收治烧伤面积80%以上患者314例。治愈166例,治愈率为52.9%,死亡148
例,全身性感染占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1958一1980年全身性感染病死率占57.4%,1981一!995年占
40.6%,后期虽有明显下降,但仍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辛辛那迪烧伤中心报告,烧伤面积>30%的
烧伤患者全身性感染病死率为75%。上海瑞金医院报告烧伤面积>50%的患者全身性感染病死率
66.7%。烧伤外科医生公认,重视烧伤感染的防治是提高大面积烧伤治愈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医学会(AC一CP/SCCM)联合会议取得共识,认为全身性感染或
脓毒症(seps司的本质是人的机体在致病菌及其产物的攻击下,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引起过度的全
身性炎症反应。这种反应一经触发,即可通过其靶细胞产生次级产物使原始反应放大,导致广泛组织破
坏及器官功能障碍或者衰竭。不言而喻,全身性感染的最严重后果是多器官序贯地发生功能衰竭。严重
烧伤时,大面积创面感染是引发全身性感染的基本因素。因此,力争在一定时期内夜盖烧伤创面是最终
控制全身性感染的关键。
一、烧伤后全身性感染或脓毒症的特点
1烧伤病程与全身性感染发病率与病死率:严重烧伤感染贯穿创面愈合的全过程,侵袭性感染可
发生在任何时间,但与病程又有一定的关联。我科烧伤面积80%以上的病例死于全身性感染的72例,
分析伤后2周内死亡率占74.2%,伤后4周为第二个高峰期。众多资料表明,烧伤侵袭性感染常见于伤
后10天和伤后3一4周左右。早期侵袭性感染与长途搬运、休克期渡过不平稳(表1),组织灌注不足,
削弱了局部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细菌通过创面侵袭到深部组织,如不用抗感染的外用药,菌量和人侵
的层次随时间而增加,一般伤后96小时痴下组织细菌量可达每克105以上。另外,烧伤应激和休克期
血容量灌注不足,使肠道菌群改变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破坏,细菌和毒素也可通过肠道易位侵人血液循环
及淋巴系统。
表1314例烧伤面积80%以上的患者休克期病情与全身性感染的关系
休克期病情病例全身性感染发生率(%)
12.5
86.8
24

92
22
稳定
不稳定
2.严重烧伤及常见致病菌:烧伤早期全身性感染以革蓝阴性杆菌感染为主,血培养阳性率低,病
情变化迅猛,病死率高。伤后3周左右,由于焦痴分离和溶解,创面感染重,全身性感染发病机会多,
以混合感染为主。伤后4周,创面愈合延迟,裸露面积大,患者消耗,营养不良明显,导致免疫功能失
调,是全身性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此时,血培养阳性率高,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感染。真菌感
染率也随之增加。
3.病原菌侵入途径:烧伤后病原菌侵人是多途径的,烧伤创面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主要途径,多
以革蓝阴性菌为主;由于应激反应和肠道缺血、营养摄人下降等因素,致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细
菌和毒素易位侵人血循环及淋巴系统发生内源性感染;
可忽视的感染人径。
4.临床特征:烧伤感染临床征象表现多样,我院
呼吸道、泌尿道、静脉导管等医源性感染也是不
6例严重感染患者,1周内感染(包括球苗或杆
菌感染)大部分表现为低反应型,
重有关。早期全身反应能力低下,
而1周后发病的以高反应型居多,
是低反应型病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与病程、感染的菌种及程度轻
细菌和毒素的作用是触发全身性感
染的基本原因。其发生与发展除细菌和毒素外,还要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即机体对炎症物质的反应。
二、烧伤感染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严重烧伤后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但主要原因为烧伤感染
81.6。其中70例发展为
。我院1969一1995年
〔mul印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原因很多,
158例烧伤感染患者。129例患者发生MODS,发生率为
MOF,发生率为54.34'0.病死率高达90%以上。3个以上脏器衰竭的患者无一
例抢救成功。脓毒症后易发生MODS的原因主要由于烧伤后炎症反应的失控。感染可直接来自开放的创
也可来自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和因治疗和监测指标而置人体内的各种人工导管。严重烧伤后由
于应激和机体内环境严重失调,以及细菌、内}}}T1Ahgrg'}:};}}bt471,I}yunem+:}3;a}}'r二二二二
活化并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包括蛋白酶、前列腺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氧自由基等,此时在临床
以及细菌,内袁需和朴帐Y.
J」空名电入胡匕,二,去口n.,皿豆‘公宁.i.必GS争-0山防
.口J二‘.、.』曰.曰.〕r.〕诬卜明〕,.卜.卜....分.扮~.~-一~
上表现为脓毒症状态,这种持久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将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的损害。
Michael等发现,烧伤合并MODS死亡患者的TNF。平均值(224*40ng/L)明显高于存活组(141土
8ng/L);脓毒症的TNF一。平均值为
MODS的患者进行1NF一。、I岁、几、
(256士40ng/L),非脓毒症患者为(85土9ng/L)o笔者通过对合并
G一CSF和PMNs监测,发现7m一a高于存活组,IgG,C3,G一
CSF和PMN。的监侧发现,死亡组的1NF明显高于存活组,而妙、场、G-CSF和PMNs明显低于存活
组(表2)。连续监测TNF一。、内毒素和IgG,G一(5F,根据其动态变化及浓度的增长和减低倍数,对
烧伤病情的评估可有一定的预普作用。烧伤脓毒症的最严重后果是多器官序贯性地发生功能衰竭,控制
由于感染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进一步发展是提高严重烧伤治愈率的战略性措施。
表2两组检验数据的比较(xxs)
G一CSF1NF一。PMNs吞噬率
组别
(ng/L)ng/L(%)(g/L)
存活组
死亡组
0.33土0.2574士2551士159.50士0.801.7010印
0.16土0.12160士13234士186.3011田0.90士0.70
三、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变化
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与抗生素的应用有密切关系,1995年以来创面细菌生态学变化特点1)革
蓝阴性杆菌仍然占优势,革蓝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仍占首位,其次为肠杆菌和克雷白肺炎杆菌、阴
沟杆菌、不动杆菌、脆弱拟杆菌。(2)葡萄球菌检出率上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明
显增加。我院烧伤科1994年MRSA为40%,1995年上升为67%。长海医院74.16%,上海瑞金医院
82.6%,天津医院83%0第三军医大学从1986一1994年烧伤患者中检出金葡萄1282株,经鉴定MR-
5+1841株。占67.72%但逐年上升。(3)肠球菌也有增长趋势,对多种抗生素耐药。(4)在南方潮湿地
区,真菌感染较北方干燥地区检出率高、长期应用抗生素病例易发生真菌感染。(5)肠内无芽抱杆菌为
肠道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经常检出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弗氏构摊酸杆菌、克雷白菌、产气杆菌、阴
沟杆菌等,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加。阴沟杆菌染色体携带第三代头抱菌素耐药基因,对多枯菌
素B、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细菌外壁膜中含有内毒素一脂多褚UPS)I阴性杆菌被杀伤和破
坏的同时,大量LPS释放,内毒素本身除具有强的致病作用外,还介导多种炎症介质产生SIRS和孙-
sis,提示在治疗中除抗菌外,还应注意内毒素的影响。
四、烧伤脓毒症的诊断:
严重烧伤时,出于皮肤的完整性大面积破坏,其基本的功能如:天然屏障、保水、体温调节、免
疫及排泄等都失去平衡,体温中枢调节定点升高,高代谢反应相继出现。根据笔者对100例烧伤面积为
50%一98%的患者的观察分析,当体温在38℃一39'C,心率在《110一120次/ntin、呼吸在<24次/-
min、白细胞在(10.5一10.8)x109/L,如无其它临床体征改变,病情属于稳定。因此应将严重烧伤
SIRS的诊断标准作如下修改:体温,>39.5℃或<360C;心率>120次/min;呼吸频率>28次/min;
Pool<25n"nHg;白细胞>20.0x109/L或<4.0x109/L,核左移明显,且伴有精神和胃肠道的全身中毒
症状,特别是创面的炎症反应,菌量>10s/克,尤为重要。具有上述两项以上指标和临床全身中毒表现
即可诊断为SIRS,如有感染侵人即可诊断为脓毒症。其阳性指标越多,对评估发病的严重程度,预测
其死亡率越具有价值。由于严重烧伤创面修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脓毒症可发生在任何时间。
五、防治严孟烧伤感染的孟要措施
1.加强监控:严重烧伤感染发生发展有一过程,且变化快,注重感染早期症状,及早采取措施,
制止进一步发展。
2.减少并发症:通过早期并发感染与未发生感染两组进行比较。感染组79例,感染前1周内有30
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主要为重度休克18例、高钠血症6例、肾功能障碍6例、肺功能障碍7例)、发
生率38%,而非感染组113例发生并发症(轻度休克10例、电解质紊乱8例)17例,为15%(P<
0.005),说明组织灌注不良致组织缺氧状态和肾、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往往成为严重感染的基础,控制
并发症的发生对减少感染有重要意义。
3.烧伤早期准确及时的扩容:烧伤早期及时扩容是降低合并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延迟扩容,微循
环将发生严重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自由基大量产生,构成通透性屏障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大量体
液外渗。免疫功能失衡,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率均增高。早期准确及时补液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减少合并
症和感染的发生。补液速度要快,缩短低灌注时间,维持尿量在每小时80ad以上,同时大量应用维生
素C。对低灌注时间长的患者,在快速补充液体后应给甘露醇、山蓖若碱和细胞保护剂一爱维治,对器
官保护有重要意义。
4.使用有效的创面外用药:以抗感染为中心,以创造创面愈合条件为重点的外用药尽量早期应用。
经证实伤后创面未用外用药,细菌随时间的变化向深部侵人,数量大增。早期用药和晚期用药虽然都有
良好的作用,但早用则组织深部细菌明显减少,感染减轻,加速了II度创面愈合,III度创面保痴好,痴
下细菌量减少,为切痴植皮术创造了条件。常用外用药有成胺心吮银、银锌合剂、碘伏、氟呱酸银、锌
合剂和表皮生长因子软膏等。
5.切痴植皮:大面积IH度创面需采取早期有计划的切廊植皮手术封闭创面,这是消除重要细菌人
侵途径,减少毒素、炎性介质吸收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十分有效的措施。IE度烧伤面积在So%以下的
患者,可在伤后液体复苏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根据病情可一次切除全部焦痴。烧伤总面积在80%以
上,皿度面积在70%以上,宜在伤后2一3天内,病情稳定后行切除手术。第一次切除面积尽可能大,
切痴后立即用异体(种)皮加微粒皮或自体表皮、真皮皮浆移植,如DC度面积少,亦可采用自体小皮片
或网状植皮封闭创面。
6.早期开展肠内外营养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是大面积烧伤的重要并发症。我院大面积烧伤出现胃
肠道功能紊乱占76.9%n,其中21例分别为早期进食和未进食两组。通过内窥镜检查,伤后72小时内
100%有粘膜充血、水肿、糜烂,8例发展为债疡,成为肠道细菌和毒素易位的重要条件。如果长时间
进食,消化功能紊乱持续加重,我们在伤后第1天开始对10例患者采取肠外营养补充疗法为主,肠内
营养补充疗法为辅,逐步过渡到肠内补充为主,肠外为辅的方法。肠道粘膜水肿、充血、糜烂在伤后5
一8天内消失,无1例发展为溃疡,临床感染症状亦轻,10例中8例治愈。未进食组11例伤口10天粘
膜糜烂仍重,有8例出现溃疡,7例发生全身性感染。
7,正确使用抗生素:大面积深度烧伤抗生素的使用原则,要防治结合,经验治疗和针对性治疗结
合,在治疗细菌感染时要注意真菌感染。伤后1周左右机体大童体液外渗、血容量不足、组织缺氧、免
疫功能低下,又在围手术期,是全身性感染的高峰期。早期使用抗生素,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早期
采用经验治疗,一般伤后3天内选用青霉素G预防乙型链球菌感染。大面积深度烧伤如休克期度过不平
稳,第2天即调整为针对革蓝阴性杆菌兼顾革蓝阳性球菌的抗生素。有感染体征时,一般两种以上联合
应用。选择抗生素品种以病区菌种和细菌培养、药敏为根据,结合抗生素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选用
敏感的抗生素。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烧伤面积80%以上,II(。面积60%以上)早期感染革蓝阴性杆菌多
见,如有感染的临床症状,应以最有效的抗生素为首选,如复达欣、泰能等。必要时,加用氨基糖贰
类。后期多为球菌感染或混合感染,真菌感染也较多见。选用抗生素要注意规律性,也要从实际出发,
进行必要调整。应警惕抗生素的副作用。剂量应该定在有效浓度和毒性浓度之间。R一内酞胺类抗生家
虽毒性低,但加大剂量并不能提高其杀菌力,延长其维持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的时间。根据半衰期决定给
药次数,缩短间隔时间,氨基糖试类及哇诺酮类有浓度依赖性杀菌作用,大剂里可以提高效果,但也有
一定毒性;氨基糖贰类抗生素,还具有抗生素后效应,可将全日量(丁胺卡那0.4一0.兔)一次性给药
比分次给药疗效好,耳毒性也低。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繁殖期杀菌剂(p一内酞胺类、万古称素)与静
止期杀菌剂(氨基贰类、哇诺酮类)有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与快速抑茵剂(氮母素、林可霉素、大
环内醋类)有累加作用;R一内酞胺类与P-内酞胺酶抑制剂,如安美汀(经氨节青霉素加棒酸),特美
汀(梭唾吩青霉素加棒酸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大面积深度烧伤感...”相似的文章

更多>>

烧伤感染疾病

一、血象检查。 二、尿培养和镜检。 三、血培养。 四、活检:作创面活组织检查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