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胸椎间盘突出症

胸椎间盘突出症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

下肢无力 位置觉、震动觉减退 尿失禁 肋间肩胛带疼痛 溃疡 截瘫 脊髓受压 肌张力降低 感觉障碍 背痛

症状内容:

1.症状学基础及特点:胸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症状,主要来源于以下4种因素:

(1)机械性因素:由于椎间盘突出及椎间关节紊乱,直接造成具有典型力学特点的局限性背部疼痛,例如,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活动后则症状加剧,急性胸椎间盘突出时,可产生有胸膜炎症状特点的疼痛。

(2)根性因素:椎间盘突出可挤压根管神经出口处的脊神经根,以致引起肋间肩胛带疼痛 ;高位胸椎间盘突出可引起Horner综合征。

(3)脊髓受压 :当椎间盘组织直接压迫脊髓本身时,将产生广泛的症状,从轻微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到明显的瘫痪 ,可出现尿失禁 和下肢无力 ,且病情发展迅速。

(4)内脏症状:胸椎间盘突出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易与心脏,肺或腹部疾病相混淆,同时,可有括约肌功能紊乱,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亦可出现神经营养障碍 ,下肢常有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 等,有时,患者可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癔症而长期误治。

2.胸椎局部的一般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椎旁肌紧张 ,严重者呈强直状;脊柱可有轻度侧弯及椎节局限性疼痛,压痛及叩痛。

3.体征的差异性较大:视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及椎管矢状径的大小不同,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体征存在很大差异,当对躯体进行仔细的浅感觉检查时,可发现与受压节段相一致的明显感觉障碍 平面,肌无力通常呈双侧性,且可伴有直肠括约肌张力降低 ,脊髓长束征(如阵挛 或Babinski征阳性等),病程时间越短,上述体征越常见,胸椎间盘硬膜内突出罕有发生,这些患者通常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包括截瘫 ,脊髓后柱的功能(位置觉和振动觉)受累较轻,大多能保留,这是因为脊髓被挤压部位在脊髓前柱;但病变后期脊髓后柱亦可同时受压而引起完全性瘫痪。

4.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本病有多种分型方式,但常用的有3类,现分述于后:

(1)依据发病急缓分型:

①急发型:指在数天甚至数小时以内急骤发病并引起神经症状者,其中病情严重的病例甚至可以出现瘫痪,其中半数患者有外伤史。

②缓发型:系慢性逐渐发病,大多因椎节退变所致,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症状,并逐渐加重,晚期亦可引起瘫痪。

(2)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型:

①轻型:指影像检查显示胸椎间盘突出,但临床症状轻微,甚至仅有一般的局部症状者。

②中型: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除椎节局部疼痛及叩痛外,可有根性刺激症状或脊髓症状;磁共振(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阳性所见。

③重型:主要表现为脊髓或圆锥受压症状,甚至出现完全性瘫痪,其中半数发病较急,尤其是年轻患者。

(3)依据病理解剖分型:

①侧型:因胸椎椎管狭小,因此髓核易向压力较低的侧后方突(脱)出,因此在临床上以侧型为多见,此型主要表现为单侧神经根受压,患者出现根性症状而无明显的脊髓症状,胸段的脊神经根在椎管内经过的距离甚短,仅2~5mm,一旦受压,可因感觉神经支和交感神经支的受累而引起剧烈的疼痛。

②中央型:此型是椎间盘向正后方突出,以脊髓受压为主,并出现或轻或重的运动功能障碍 以及疼痛和感觉异常,其产生机制主要是由于:

A.脊髓直接遭受压迫:此是临床上最为多见的原因。

B.脊髓血供障碍:主要是突出物直接压迫脊髓前中央动脉所致,因脊髓的血供属终末式,侧支循环甚少,所以一旦血供障碍,即可招致急性截瘫,此时脊髓多呈横贯性损害。

C.当胸11~12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圆锥和马尾时,患者除有胸椎疼痛 及放射至下肢的疼痛外,括约肌功能亦同时紊乱,以致在表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同时,大,小便功能及性功能均受累;抑或是仅仅表现为马尾受压的症状,此型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胸椎间盘突出症症状文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专家咨询

肖明第

心胸外科 教授

擅长:心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薛建平

泌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暂无 [详情]

向TA提问

刘兴志

外科 住院医师

擅长:外科 泌尿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