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便血如何区分做到及时防治?

467人浏览时间:2019-06-11 10:49:21来源:便血

很多人一看到自己有便血的情况就很害怕,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绝症。其实,便血也有真假之分,并不是所有的便血出现后都意味着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审视和科学的判断,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及时做出医治,确保自身的健康。那么,针对真假便血大家该如何诊断呢?有怎样好的方法措施呢?本文对此确做出了详细分析,希望患者们能够谨慎对待,做到科学防治,有效保健康。

假的便血:食物或药物引起

便血还有假的?没错!假的便血是因为吃了某些食物和药物后会引起大便变色。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中草药,或吃了猪肝、动物血、番茄、甜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有时口腔或鼻腔内出血咽下后也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

这些都是假性便血,即使出现也不用担心,停用药物和食物后,血便就会消失。

真的便血:提示患有肠道疾病

真的便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

1、痔: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大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大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大便相混。

3、直肠脱垂:肛门肿物反复脱出,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出血方式为大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大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带脓血、黏液的大便:小心肠道肿瘤

排出的大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

常见以下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可伴有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异常增多、排便不尽感等不适。

2、结肠癌:首发症状可以表现为大便出血(尤其是左半结肠的肿瘤),多属于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可伴有腹部包块、腹痛、慢性进行性消瘦等症状。

3、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较长,反复发作性的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

潜伏的血便更可怕

小量(微量)消化道出血不会引起粪便颜色改变,仅在粪便隐血试验时呈阳性,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溃疡、炎症及肿瘤。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的少量(微量)血液成分。

肠息肉(癌)的早期粪便隐血可呈现阳性,定期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肿瘤筛查(初筛)的重要途径。

当出现便血的情况时,大家一定不要慌张,有效的诊断才是确保健康的基础。再说了有的假便血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科学有效的对待,就能缓解,保障健康。如果是真的便血,就要患者到专业的正规医院做好检查诊断,以确定病因和类型,进而更有效的接受医治,确保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