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精症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458人浏览时间:2019-04-22 18:20:02来源:少精症

对于少精症,很多男性都很困扰,患上此类疾病会造成不孕不育,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一旦患上此类疾病就要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帮助患者恢复,拥有正常的生育能力和生活。那么,导致少精症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呢?针对这一点,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详细分析,有兴趣的话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少精症的病因:

1.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时,使睾丸的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从而影响睾丸生精功能。但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与精子质量不成比例。

2.隐睾

隐睾是影响精液质量重要原因之一。单侧隐睾约60%患者不育,因此若精子密度低,又有隐睾存在,必须及早治疗。

3.生殖道感染

附属生殖腺的慢性感染,可以影响精液中的各种化验指标。

4.自身免疫

生殖免疫学研究发现,男性自身免疫可影响生育能力,抗精子抗体可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运送。

5.内分泌异常

男性正常生精功能依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正常,其中任何一环节障碍,都会影响生精功能,其他如甲状腺、肾上腺疾病也会影响生殖腺功能而致少精子症。

6.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畸变对精子密度、活动率及形态均有严重影响。

7.其他

阴囊温度过高,放射损伤,化学毒品及药物影响均可造成少精子症。

少精症的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腰酸膝软,头晕耳鸣,性欲淡漠等症状,亦可无任何症状,但其共同表现是婚后长期不育,精液常规精子数量少于20×10 [6]  /ml。

少精症的诊断:

1.禁欲3~7天,精液常规分析3次以上者,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而查不出任何病因,可考虑为特发性少精子症。当精子密度≤l×10 [6]  /ml时,可诊断为严重少精子症。

2.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遗传学检查、内分泌激素测定、微生物学检查、抗精子抗体、微量元素测定等),大多能发现引起少精子症的病因。精液分析少精子并同时伴有引起少精子的疾病病因时,可诊断为继发性少精子症。

3.根据有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尿道烧灼样感,以及尿道外口脓性分泌物,尿液检查脓细胞增多,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大于10/HP,以及尿培养等可确定有生殖系统炎症。

4.免疫学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确定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催乳激素(PRL)也是少精子症检查的重要方法,若FSH、LH低于正常,为继发性少精子症,PRL升高为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的少精子症。

了解少精症的病因,可以有针对性的接受医治,帮助患者恢复。对于少精症的患者来说,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平时的日常护理,特别是在用药和饮食方面,做到科学有效,营养搭配合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个人健康。另外,少精症患者还应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自身体质,从而做到提高精子的质量,确保自己的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