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领域的误区有哪些

454人浏览时间:2020-08-21 09:54:57来源:黑龙江惠好医院

康复医学领域有哪些误区,今天黑龙江惠好医院康复科赵宗丽主任为大家科普。
有人认为,康复医学就是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
有人认为,康复医学就是理疗;
有人认为,康复医学是对亚健康状态者,揉揉胳膊、拉拉腿的保健。
殊不知,这些都是对康复医学的误解。
我国的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大部分民众对康复医学还不甚了解,甚至有严重误区。
认识偏差
导致了很多人就医不及时,
从而留下终身残疾。
误区1:
康复治疗=锻炼身体
“康复治疗就是教人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完全没有技术可言。”这样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康复治疗很简单,自己操练就行,不需要技术,更不愿意花钱。康复训练属于医学范畴,是治疗,不是锻炼,也不是保健。康复的服务对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正常人,其随时都可能出现病情变化,不能按照体育训练来对待他们。由没有医学知识的人训练病人,可能对病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规有效的康复训练应该在康复医师、治疗师等组成的康复团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才能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障碍。
误区2:
康复治疗=针灸、推拿、按摩针灸、推拿、按摩只是康复治疗的一部分内容,称之为中国传统康复治疗。而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运用现代解剖学、运动学、神经发育理论、功能代偿理论等进行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现代康复治疗手段有许多,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和理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吞咽治疗、心理治疗等。现代康复治疗和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应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
误区3:
康复治疗=理疗理疗,利用包括电、光、超声、磁、力(含运动、压力)热、冷等物理因子作为载体进行治疗,历史悠久,范围宽广。因为很多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前身即“理疗科”,所以甚至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称谓,以致民众误解。但理疗不等同于康复治疗,理疗只是康复治疗的组成部分之一。
观念误区:
在欧美等国家,康复医学已经十分发达,他们十分注重早期康复的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尽早帮助患者重获功能,重返日常生活。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患者刚好相反,只有功能障碍十分严重的时候才会想到去康复科就诊,这样往往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容易遗留下伴随终身的残障甚至残疾。哈尔滨珠江康复医院康复科专家指出,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以免错过黄金恢复期,延误最佳康复时机。一般在术后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始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