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翼状胬肉

中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翼状胬肉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观察

时间 : 2009-11-26 01:39:28 来源:www.papershome.com

[摘要]

中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翼状胬肉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在球后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患者38例(38只眼),在球后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手术后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38例患者术后角膜创面及角膜缘切口愈合良好,术后获得满意视力,复明率10O%,视力在0.3以上34例,脱残率90%。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可操作性强,可在眼科临床防盲治盲工作中选择性开展,使患者一次手术即可获得良好视力。
【关键词】翼状胬肉;白内障;人工晶体
患有翼状胬肉同时合并成熟白内障,在防盲治盲工作中经常碰到,都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如果先给患者做翼状胬肉手术,手术不能提高视力,患者会感觉手术没有任何效果,而放弃再做白内障手术.如果先做白内障手术,一个侵及瞳孔区的厚的胬肉组织覆盖在角膜上,影响白内障手术操作。为了使患者能够一次手术治疗两个疾病,在白内障手术中有一个清晰的手术视野,使患者术后能提高视力.我院开展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自2006年我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活动中,共开展38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2008年我院白内障无障碍市活动中共计38例翼状胬肉合并白内障。其中右眼30例,左眼8例,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60岁,平均75岁。手术前视力:光感-0.1。手术前均经白内障术前系列检查,其中8例窗体底端因胬肉组织侵及角膜面积大致不规则散光,无法进行角膜曲率测量,用对侧眼作对照,B超检查轴长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手术前三天点诺氟沙星眼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8.0mmoL门L以下.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入选条件:翼状胬肉侵人角膜缘内3rmn以上,晶状体浑浊明显可见,最佳矫正视力<0.3。
1.2手术设备
手术中使用LAICA手术显微镜,人工晶体为美国OII硬晶体,缝线为爱尔康10-0尼龙线。黏弹剂为上海其胜公司提供的玻璃酸钠凝胶。
1.3手术方法
1.3.1球后麻醉:2%利多卡因针剂和0.75%布比卡因针剂各10ml等量混合行球后麻醉进行。用1:l0稀释的碘伏溶液冲洗结膜囊后,用生理盐水再次冲洗结膜囊
1.3.2白内障常规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在眼球上方做切口直径长约6mm,潜行向前剥离角膜透明区。
1.3.3翼状胬肉头部切除:2%利多卡因和1;1000肾上腺素2,3-4处作剪开结膜两侧各0.5MM,向鼻侧球结膜及其下结膜分离,用有齿镊沿角巩膜缘将胬肉头部大于0.5MM做环形撕离.使角膜创面光滑平整.棉签压迫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1.3.4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做前房穿刺,注入粘弹剂,撕囊或开罐式截囊。扩大角巩膜隧道切口5.5~6mm.水分离并旋转晶体核至前房,用晶体圈套器取出晶体核,清除皮质,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闭合球结膜切口。
1.3.5翼状胬肉完整切除:提起胬肉组织清除相应巩膜处的粘连组织,适当游离两侧球结膜减低张力,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球结膜3-5针或-字型固定于巩膜上。术后第1天打开滴眼,贝复舒眼药水,3次/d,滴典必殊眼药水,4次/d。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5mg2天-3天
1.4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反应分级标准参考olson分级法[1]。
角膜水肿分级:(-):角膜上皮无水肿或后弹力层无皱褶;(+):轻度后弹力层皱褶或创121周围角膜水肿;(++).:明显后弹力层皱褶或创El周围角膜水肿,或片状角膜水肿但仍可看清虹膜纹理。前房反应分级:(-):前房Tyndall现象阴性或弱阳性;(+):前房Tyndall现象明显;(++):前房Tyndall现象呈强阳性或伴前房出血或渗出
2.结果:
2.1所有患者手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反应均能在1周内完全消失。
表38例手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反应变化(只眼)
角膜水肿前房反应
n-+++-+++
手术后ld3803081380
手术后3d38151853080
手术后lw3838003800
2.2切口愈合情况:38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1周拆线,角膜创面及角膜缘切口愈合良好。
2.3术后1年随防,36例正常,2例复发,视力在0.3~O.5者34例,脱残率9O%。
3.讨论:
3.1防盲治盲工作中行白内障及翼状胬肉联合手术的意义。
白内障在我国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合并翼状胬肉在我国农村发病率也很高,两者直接严重影响患者视力[2]。如果防盲治盲工作中仅考虑白内障手术,不仅在手术中可能会由于翼状胬肉遮挡部分手术视野而影响手术操作.而且手术后的炎症反应还可能加速翼状胬肉的发展,延误翼状胬肉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在我国目前有限的防盲治盲工作中,对此采取常规的分期手术,则需要过多的人力如手术医师、助手及护士的重复耗费等,物力如手术室的占用,手术显微镜的使用,手术器械的准备,手术缝线的耗费,麻醉用药及术后用药的重复消耗等.而且患者也要承受过多的痛苦和不便。联合手术将能有助于在保证手术安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促进手术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手术疗效。
3.2联合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
3.2.1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为眼表手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为内眼手术,两个手术联合,有增加感染的机会,使白内障手术的风险加大。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成熟期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患者,从医疗安全考虑,应该先做翼状胬肉手术,第二次再做白内障手术。但实际工作中先做翼状胬肉手术后对患者视力提高没有帮助,往往放弃了第二次的复明手术。为了使患者一次手术就能见到光明,在目前医疗环境条件下,考虑联合手术的适应症为:成熟期白内障,且胬肉组织侵及角膜面积大,影响白内障手术操作,处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患者。如果不影响白内障手术操作的翼状胬肉不要做联合手术。术前常规滴眼,最好做结膜囊细菌培养阴性后手术。使患者一次手术即能恢复有用视力,此手术疗效确切可在眼科临床工作中开展。
3.2.2本组38眼都顺利的接受手术治疗证实了手术的可行性。手术中无不良并发症。胬肉切除之后,增加了角膜透明性及范围,扩大了白内障手术视野,便于进一步观察及保护后囊膜,而且这种角膜透明性在分期手术中由于胬肉切除一定时间后角膜瘢痕化的原因是无法获得的。
3.2.338例手术中有2例术后胬肉组织复发,考虑其原因为患者没有按疗程滴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还有本手术为联合手术,为缩短手术时间,仅做单纯胬肉切除,未做结膜移植,也是胬肉复发的原因[3]。建议患者术后按时复诊,规范用药,以降低胬肉复发的几率。患者手术后3个月内翼状胬肉复发率仅为5.26%.与单纯翼状胬肉手术后的复发率相近,说明联合手术并未增加胬肉复发率[4]。本组病例手术后除了2只眼发现严重眼底病变,其余36只眼(94.74%)手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而且患者手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反应均能在1周内完全消失,这说明了联合手术的安全有效性。此外,所有患者联合手术后都采用典必殊眼药水点眼两周,避免了分期手术累计应用激素性药物过度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李美玉.眼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2)刘祖国.眼表疾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魏志学.翼状胬内的流行情况、发病杌理和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5:258-259、
(4)郑慧君,余健儿,李爽,等.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839-841.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小切口白内障摘...”相似的文章

更多>>

翼状胬肉疾病

诊断容易,须予假性胬肉相鉴别,后者可发生在角膜缘任何部位,为球结膜与角膜因炎症或损伤而导致的粘连,故胬肉下可通过探针,而真性胬肉则不能。 1.可以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翼状胬肉上皮细胞p53蛋白 的表达状...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