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胰腺癌

胰腺癌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胰腺癌如何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检查可进行诊断。

基于胰腺癌患者的发病特点,目前认为:40岁以上,无诱因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 ,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或无家族遗传史的突发糖尿病,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就诊时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对临床出现下列表现者应引起重视:

1.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或腹痛,位置较深,性质也较模糊,与饮食关系不一。

2.进行性消瘦和乏力。

3.不能解释的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

鉴别诊断

一、胰腺癌应与胃部疾病,黄疸 型肝炎 ,胆石 症,胆囊炎,原发性肝癌 ,急性胰腺炎 ,壶腹癌,胆囊癌 等病进行鉴别。

1.各种慢性胃部疾病:胃部疾患可有腹部疼痛,但腹痛 多与饮食有关,黄疸少见,利用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 检查不难作出鉴别。

2.黄疸型肝炎:初起两者易混淆,但肝炎有接触史,经动态观察,黄疸初起时血清转氨酶增高,黄疸多在2~3周后逐渐消退,血清碱性磷酸酶 多不高。

3.胆石症,胆囊炎: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黄疸多在短期内消退或有波动,无明显体重减轻。

4.原发性肝癌:常有肝炎或肝硬化 病史,血清甲胎蛋白阳性,先有肝肿大,黄疸在后期出现,腹痛不因体位改变而变化,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5.急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多有暴饮暴食史,病情发作急骤,血白细胞,血尿 淀粉酶 升高,慢性胰腺炎可以出现胰腺肿块(假囊肿)和黄疸,酷似胰腺癌,而胰腺深部癌压迫胰管也可以引起胰腺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腹部X线平片发现胰腺钙化点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帮助但有些病例经各种检查有时也难鉴别,可在剖腹探查 手术中用极细穿刺针作胰腺穿刺活检,以助鉴别。

6.壶腹周围癌 :壶腹周围癌比胰头癌少见,病起多骤然,也有黄疸,消瘦,皮痒,消化道出血 等症状,而壶腹癌开始为息肉样突起,癌本身质地软而有弹性,故引起的黄疸常呈波动性;腹痛不显著,常并发胆囊炎,反复寒战,发热较多见,但两者鉴别仍较困难,要结合超声和CT来提高确诊率,壶腹癌的切除率在75%以上,术后5年存活率较胰头癌高。

上述症状均需与消化道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尤其是慢性胰腺炎,特别是腹痛的鉴别,因为二者均有腹痛及消瘦,乏力等,已有将胰腺的慢性炎症当作癌症诊断和治疗,也有反过来将癌症误诊为炎症,所以要结合其他检查来鉴别这些症状。

二、在鉴别诊断上,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可与常见的肝胆,胃肠疾病相混淆,如果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逐渐加重者,应针对胰腺癌进一步进行各种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胰腺癌。

如出现腹部隐痛或饱胀不适,应与慢性胃炎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胰腺炎等相鉴别,当出现黄疸时,应首先区别黄疸性质,如B超检查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应查“三抗”及肝功能,排除肝炎可能,如系肝外胆管阻塞时要与胆总管下端结石,胆道良性狭窄,慢性胰腺炎,壶腹癌,胆管癌 鉴别,需要时可检查CT及ERCP,以明确胆道扩张的程度和病变的部位,性质,如出现胰腺区肿块时,应与腹膜后肿瘤 ,肾肿瘤,胃癌 ,胰腺区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1.慢性胰腺炎

以缓起的上腹部胀满不适,消化不良,腹泻 ,纳差,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胰腺炎须与胰腺癌鉴别,慢性胰腺炎常呈慢性病程,有反复的急性发作史,腹泻(或脂肪下痢)较著,而黄疸少见,病情亦不是进行性加重及恶化,如X线腹部平片 或B型超声和CT检查 发现胰腺部位的钙化点,则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时鉴别仍较困难,即使在手术中慢性胰腺炎的胰腺亦可坚硬如石,或呈结节样改变,若在剖腹探查而鉴别仍有困难时,则需进一步作深部细针穿刺或胰腺活组织检查加以鉴别。

2.癌和胆总管癌

胆总管,Vater”s壶腹和胰头三者的解剖位置邻近,三者发生的癌肿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但在外科手术疗效和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故鉴别诊断十分必要,但是应该明确指出壶腹周围癌的发病率远比胰腺癌少见,表5为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癌,胆总管下端结石的鉴别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胰腺癌鉴别文章

猜你感兴趣

专家咨询

宋元宗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小儿内分泌疾病 [详情]

向TA提问

曾艺东

儿科 主任医师

擅长:婴幼儿综合 [详情]

向TA提问

杨春成

中医科

擅长:中医药,按摩,外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