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细菌性心包炎

细菌性心包炎 (化脓性心包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细菌性心包炎的治疗内容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内容:

(一)治疗    目前认为,一旦细菌性心包炎的诊断成立,除全身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外,仍应立即施行心包切开术。因为全身抗生素治疗及向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皆不能防止腔内脓液的形成.甚至可因大量心包积液而引起心脏压塞,或因包裹性积脓形成而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对于有些稠厚的化脓性积液形成的粘连小腔,需做广泛的心包切开术,达到充分引流以预防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根据心包积液性质及血培养的结果或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必要时需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的剂量须大,疗程应充分,在感染控制后仍需维持2周。 细菌性心包炎的治疗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患者宜卧床休息。胸痛时给予镇静剂,必要时使用吗啡类药物或左侧星状神经节封闭。 心包渗液引起心脏压塞时应作心包穿刺抽液,可先作超声波检查确定穿刺的部位和方向。并将穿刺针与绝缘可靠的心电图机的胸导联电极相连结进行监护。还应预防性地使用阿托品,避免迷走性低血压反应。 穿刺的常用部位有两处: 1.胸骨剑突与左肋缘相交的尖角处 针尖向上略向后,紧贴胸骨后面推进,穿刺时患者采取半卧位。此穿刺点对少量渗液者易成功,不易损伤冠状血管,引流通畅,且不经过胸膜腔,故特别适用于化脓性心包炎以免遭污染。 2.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厘米 针尖向后向内推进,指向脊柱,穿刺时患者应取坐位。操作应注意无菌技术,针头推进应缓慢,如觉有心脏搏动,应将针头稍向后退,抽液不宜过快,在抽液后可将适量抗生素注入心包腔内。   (二)预后    在未使用抗生素的年代,细菌性心包炎病死率几乎为100%,自采用心包切开引流术后,病死率可减至50%。抗生素及心包切开引流术联合使用后,病死率更为降低。但因细菌性心包炎往往同时存在有严重的原发病,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仍可很高。有资料于1988年报道过去20年细菌性心包炎的死亡率占心包炎总死亡率的28.9%。有少数细菌性心包炎并发心室破裂、假性室壁瘤患者则病死率更高。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细菌性心包炎治疗文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专家咨询

贺常见

内科

擅长:消化道疾病、药理 [详情]

向TA提问

罗春姣

内科

擅长:呼吸道感染 [详情]

向TA提问

张延强

妇科

擅长:内分泌调节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