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醛固酮过多症

小儿醛固酮过多症 (小儿醛固酮增多症,小儿醛甾酮过多症,小儿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症)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小儿醛固酮过多症的治疗内容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内容:

药物治疗  由肾上腺两侧增生引起者,一般不采用手术而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螺内酯(安体舒通):为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属于类固醇类化合物,主要作用是在远曲小管与醛固酮竞争结合性受体,而达到拮抗醛固酮效用。此外,尚有轻度的类固醇合成酶抑制作用。主要副作用为高血钾、低血钠、消化道反应、男性乳房发育等。 用药用量:常用剂量2mg/kg,分3次口服,用药1~3周后可见血压下降、血钾回升、尿醛固酮排量减少。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周后可见血压下降、血钾回升,尿醛固酮减少。依那普利(enalapril)。副作用小。    用药用量:可用于长期治疗,每天用量为10~80mg。    (3)钠转运抑制剂:可抑制远曲小管对钠的回吸收、阻抑小管排钾、引起钠利尿、尿钾排出减少,因而纠正水钠潴留、高血压及低血钾。常用制剂有2种,此2种药物均较安全,副作用远比螺内酯(安体舒通)小。最主要的副作用是高血钾,偶见眩晕、过敏反应,长期使用氨苯蝶啶偶可导致肾结石。    用药用量:    A阿米洛利(amiloride),常用量为每天10~40mg,其作用较氨苯蝶啶强8~10倍。    B氨苯蝶啶,常用量为每天100~300mg。    (4)类固醇合成抑制剂:    ①trilostane:竞争性3-羟类固醇脱氢酶抑制剂。    ②氨鲁米特(氨基导眠能):抑制碳链酶,阻断胆固醇转变为孕烯醇酮而使醛固酮及其皮质激素合成受阻。 ③酮康唑:可抑制11β-羟化酶及18-羟化酶而阻断醛固酮及皮质醇合成。    (5)钙通道阻滞药:临床常用维拉帕米(异搏定)及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二种,以后者为适宜。    (6)血清素能拮抗剂(serotonergic antagonist)及多巴胺增效剂:赛庚啶与溴隐亭单用或联合使用。    (7)其他药物:心房利钠肽(ANP)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是由21~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类激素,它能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抑制醛固酮和ADH的释放,因而具有促进钠、水排出的功用。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小儿醛固酮过多症治疗文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专家咨询

宋元宗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小儿内分泌疾病 [详情]

向TA提问

郑季彦

新生儿科 主任医师

擅长:暂无 [详情]

向TA提问

吴秀静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从事儿内科临床、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