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前列腺癌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乏力 睾丸疼痛 泌尿道阻塞 尿频 尿失禁 尿痛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硬结 前列腺增生 射精疼

  •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肿瘤外科 外科 肿瘤科

  • 易感人群:

    男性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淀粉样体 酸性磷酸酶 血清酸性磷酸酶 膀胱超声检查 膀胱镜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重点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但约有30%的患者PSA可能不升高,只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正常范围<4.0ng/ml)如将PSA测定与直肠指诊(DRE)结合使用会明显提高检出率。 ②血清酸性磷酸酶 升高与前列腺癌转移有关,但缺乏特异性,近年用放射免疫测定可提高其特异性,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前列腺抗原测定有待提高其特异性,C期前列腺癌20%~70%有酸性磷酸酶升高,有淋巴结转移亦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则肯定有骨转移,血清酸性磷酸酶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升高者在手术后下降,是预后较好的象征,在包膜内的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经前列腺导管排泄,前列腺癌时,癌细胞产生的酸性磷酸酶无导管排出或导管被癌病变梗阻,酶吸收入血循环,以至酸性磷酸酶升高。 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但须与炎症或结石相鉴别。 2.核素骨扫描较X线拍片常能早期显示转移病灶。 3.CT或MRI检查可显示前列腺形态改变,肿瘤及转移,前列腺癌的主要CT表现为增强扫描时癌灶呈现增强不明显的低密度区,被膜显示不规则,腺体周围脂肪消失,精囊受侵犯后可表现出精囊境界模糊,膀胱精囊角消失或精囊增大;当肿瘤侵犯膀胱或前列腺周围器官时,盆腔CT均可出现相应的改变,当盆腔淋巴结有肿瘤转移后,CT可以根据盆腔淋巴结群体大小的改变,判断有无转移发生。 前列腺癌的MRI检查主要选用T2加权序列,在T2加权像上,如高信号的前列腺外周带内出现低信号的缺损区,如前列腺带状结构破坏,外周带与中央带界限消失时应考虑前列腺癌。 4.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方法,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诊断。 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与前列腺癌转移有关,但缺乏特异性,近年用放射免疫测定可提高其特异性,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前列腺抗原测定有待提高其特异性,C期前列腺癌20%~70%有酸性磷酸酶升高,有淋巴结转移亦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则肯定有骨转移,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升高者在手术后下降,是预后较好的象征,在包膜内的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经前列腺导管排泄,前列腺癌时,癌细胞产生的酸性磷酸酶无导管排出或导管被癌病变梗阻,酶吸收入血循环,以至酸性磷酸酶升高。

诊断鉴别

诊断 1.早期无症状,体检时可发现前列腺硬结 ,质硬如石,表面不平。 2.晚期出现前列腺肥大 的症状,如尿频 ,尿痛 ,尿流变细,排尿困难等,可能与同时伴有前列腺肥大有关,但此时行直肠指检可发现腺体质硬而与周围组织固定,活动性差,对临床诊断非常重要,也可出现转移症状如腰背部疼痛,血尿,伴消瘦 ,乏力 ,食欲不振 等。 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测定患者血清PSA水平可增高,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降低;有转移时血清酸性磷酸酶可能增高,二者合并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 4.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 ,但须与炎症或结石相鉴别。 5.核素骨扫描较X线拍片常能早期显示转移病灶。 6.CT或MRI检查可显示前列腺形态改变,肿瘤及转移。 7.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方法,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诊断。 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必须与一些疾病相鉴别,以明确诊断。 (1)应与前列腺增生 症相鉴别 二者一般容易鉴别,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中,有的区域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误认为癌,区别要点是:增生腺体中腺泡较大,周围的胶原纤维层完整,上皮为双层高柱状,细胞核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小,并居于细胞基底部,腺体排列规则,形成明显的结节。 (2)与前列腺萎缩相鉴别 前列腺癌常起始于腺体的萎缩部,应注意鉴别,萎缩腺泡有时紧密聚集,萎缩变小,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核大,很象癌变,但这类萎缩改变多累及整个小叶,胶原结缔组织层仍完整,基质不受侵犯,其本身却呈硬化性萎缩。 (3)与前列腺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化生相鉴别 常发生于腺体内梗死区的愈合部,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分化良好,无退行性变或分裂相,化生的最突出特征是缺血性坏死 或缺乏平滑肌的纤维结缔组织基质。 (4)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细胞大,可聚集成片状,具有透明或淡红染色胞浆,小的泡状细胞核,很象前列腺癌,但实为巨噬细胞,另一类细胞则呈多形性,细胞核固缩,呈空泡状,体积小,成排或成簇排列,有时可见一些腺泡,鉴别时应注意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的腺泡形成很少,病变与正常腺管的关系无改变,常可见退行性变的淀粉样体 和多核巨细胞,而前列腺癌的细胞呈低柱状或立方形,有明确的细胞壁,致密嗜酸性的胞浆,细胞核较正常大,染色及形态可有变异,分裂不活跃,其腺泡较小,缺乏曲管状,正常排列形态完全丧失,不规则地向基质浸润,胶原结缔组织层已不存在,腺泡内含有少量分泌物,但很少有淀粉样体,前列腺癌如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则组织结构完全消失,毫无腺泡形成的倾向。 (5)另外,前列腺癌应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 相鉴别。

猜你感兴趣

专家咨询

宋元宗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小儿内分泌疾病 [详情]

向TA提问

曾艺东

儿科 主任医师

擅长:婴幼儿综合 [详情]

向TA提问

杨春成

中医科

擅长:中医药,按摩,外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