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老年人垂体瘤

老年人垂体瘤 (老年垂体瘤,老年人垂体肿瘤)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老年人垂体瘤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闭经 尿崩 皮质醇增多 疲劳 偏盲 头痛 溢乳

  •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内科 外科

  • 易感人群:

    老年人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性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黄体生成素 生长激素 血糖 血压 CT平扫 视力 视野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

1.内分泌功能检查: (1)垂体前叶功能检查:垂体前叶主要分泌7种促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促甲状腺激素 (TSH),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 (LH),应做7种激素的放免测定和必要时作抑制或刺激试验以了解肿瘤有无功能,垂体前叶受累的情况,详情见垂体前叶机能减退一节,嫌色细胞瘤和怀疑单纯α亚基垂体腺瘤时,可行α亚单位测定,正常人血清α亚单位水平为0.5~2.5ng/ml,此类肿瘤该值可明显升高,但在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和绝经期妇女中,α亚单位水平也可升高达5ng/ml,可能与TSH,LH和FSH升高有关,要注意鉴别。 (2)相应靶腺激素测定:在怀疑垂体肿瘤时,不管有无分泌功能都要做相应靶腺激素的测定,以明确促激素影响到靶腺功能情况和受损的程度,如有肾上腺皮质激素(PTF)或甲状腺激素(T3,T4)减低,术前应给予补充。 (3)其他内分泌功能检查:应注意检查血糖 ,GH瘤或ACTH瘤可有血糖增高和糖尿病,在垂体明显受压,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则出现低血糖,若鞍上区肿瘤或鞍内的大肿瘤,要注意检查神经垂体的功能,还应注意有无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胃肠道和胰腺肿瘤及相应激素的变化,以除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可能。 2.视力 ,视野检查 视力,视野检查也是很重要的,早期发现视力,视野损害有助于确立鞍区或鞍上区病变的诊断,晚期可帮助估价肿瘤侵袭的范围,视力,视野损害是鞍上区肿瘤的早期表现,典型表现为视力下降,双颞侧偏盲,颅咽管瘤有1/3病人可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盘水肿多是晚期表现,但双颞侧视野缺损也非垂体瘤特异的表现,须注意除外鞍旁肿瘤,血管异常,蛛网膜炎等。 3.头颅X线片 头颅侧位X线片可见蝶鞍扩大,变形,呈球形,鞍底和鞍背骨质受压变薄,有破坏,可有双鞍底,垂体腺瘤出血,坏死后可以钙化,但较少见,蝶鞍及第三脑室处有钙斑是颅咽管瘤的X线特征,垂体微腺瘤在头颅X线上常无任何表现。 4.头颅CT 正常垂体在冠状面上呈椭圆形,高度为2~8.4mm,宽度为7~21mm,按上缘形态分为3型:平坦型,凹陷型和隆起型,前两者多见,而隆起型常见于妊娠,月经期的青春期女性,平扫垂体密度均匀一致和脑组织相等或稍高,增强后可均匀增高。 (1)垂体大腺瘤:大多数垂体腺瘤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对比是低密度影,极少数呈高密度影,垂体上缘成凸形,增强后肿瘤明显增高,肿瘤中有坏死和囊性变在增强后更清楚,肿瘤较大时,冠状位可显示其向上侵入鞍上池,压迫或侵袭视交叉,自下压迫鞍底或破入蝶窦,向一或两侧侵及海绵窦,急性垂体卒中,CT可见瘤内高密度影。 (2)垂体微腺瘤:头颅CT有时诊断困难,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和激素测定,增强的CT征象可能有帮助:增强的垂体腺中有局限性低密度区,有时也可见小环状增强结节影;其他征象还有垂体上缘隆凸,局部或偏侧隆凸更有意义;垂体高度增加,常>8mm;垂体柄偏移,鞍底局部骨质变薄,破坏或鞍底倾斜等,在冠状面图像上,肿瘤底部紧贴鞍底或鞍底骨质异常,多为垂体腺瘤。 (3)颅咽管瘤:头颅CT为首选方法,平扫表现特点:鞍区或鞍上区肿物,在鞍上区外形可不规整,密度不均,可向周围发展使鞍上池正常轮廓消失,侧脑室扩大,鞍内生长可致蝶鞍骨质破坏,钙化是其影像学特征,可呈多发的圆形钙化,或线形周边钙化,中间可有束变区而呈低密度影像。 (4)鞍上或鞍内肿瘤:脑膜瘤多在鞍上,可有钙化,邻近的骨质可有增厚,脊索瘤常有多个小钙化灶,鞍区的蝶窦和斜坡骨质破坏明显为特点,鞍区胶质瘤CT平扫 时,常密度不均,为低密度影伴点状钙化,鞍区动脉瘤多位于鞍旁侧,可有明显骨质破坏,增强后密度明显增高。 5.头颅MRI 正常人垂体前叶MRI信号与脑灰质相似,神经垂体95%呈短T1高信号,垂体上缘多呈下凹偏平,少数偶见平缓的微凸状,明显的局部上凸者90%为垂体微腺瘤,正常垂体柄居中,小于4mm,垂体柄移位是垂体病变的间接指征,MRI诊断垂体大腺瘤效果等于或优于头颅CT,能清楚的辨别垂体瘤与视神经视交叉的关系,一般MRI诊断垂体微腺瘤不如头颅CT,但近年用1.5T高场强MRI扫描对垂体微腺瘤诊断的敏感性提高到83%,而头颅CT仅为42%,以冠状面和矢状面影像最清楚,在T1加权像上呈局灶性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局灶性高信号,其特点表现:冠状面垂体上缘局限性上凸,垂体腺高度增加,鞍底向下膨隆,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不对称,病灶处向外下移位,强化后即刻扫描显示微腺瘤呈局灶低信号,而正常垂体明显强化。 MRI对颅咽管瘤的定性诊断不如CT,头颅CT可显示典型的钙化灶,而MRI显示钙化效果欠佳,MRI的主要依据是:位于鞍上区是囊性肿物,增强后囊壁可呈环状加强。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激素测定 2.影像学检查(CT,MRI) 肿瘤直径<5mm者,CT较难发现,正常垂体高2~7mm,女性如>7mm,男性>5mm即有肿瘤可能。 鉴别诊断 1.空泡蝶鞍 是因鞍隔缺损,蛛网膜下腔伸展到鞍内致蝶鞍扩大,原发性者多见于肥胖妇女和多产妇,继发性者见于手术,放疗和外伤,感染及垂体瘤自发性坏死,垂体梗死后,绝大多数病人无症状,部分可有头痛 ,高血压 ,脑脊液鼻漏及少数有垂体激素的分泌减少,头颅侧位X线片上可见蝶鞍呈球形或对称性增大,头颅CT诊断率达100%,表现为鞍内CT值明显减低,增强后仍不见密度影。 2.鞍旁疾患 鞍旁疾患有感染,结节病 ,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 ,脑膜瘤 ,错构瘤及转移瘤等,有时症状易与垂体瘤相混淆,但鞍上病变常有颅压增高,视力 障碍,下丘脑综合征 和脑积水 ,一般内分泌表现发生在神经系统症状之后,CT和MRI有助于鉴别,感染,结节病等多有发热及相应的血液和免疫异常。 3.原发靶腺功能减退所致垂体增大 长期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腺机能减退可导致负反馈减弱,使垂体促激素分泌增加,促激素分泌细胞增生,可引起蝶鞍轻度增大,CT和MRI有助于鉴别,相应激素的替代治疗后好转也有助鉴别。

猜你感兴趣

专家咨询

贺常见

内科

擅长:消化道疾病、药理 [详情]

向TA提问

罗春姣

内科

擅长:呼吸道感染 [详情]

向TA提问

张延强

妇科

擅长:内分泌调节 [详情]

向TA提问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