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20%):
据许多调查资料表明,抽动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双生子同病率也比较高,抽动障碍患儿的一二级亲属中患抽动症,Tourette综合征以及其他精神疾病较正常人群多见,一般认为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
神经系列化因素(20%):通过神经递质与行为以及精神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示本症与神经生化代谢改变有关,部分学者认为本症是由于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所致;另有学者认为抽动障碍与去甲肾上腺素及6-羟色胺功能失调有关,或是由于脑内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功能降低,以致发生抽动,此外,近年来对内啡肽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5-羟色胺以及γ-氨基丁酸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调,可能是继发于内源性鸦片系统功能障碍,故认为内啡肽在抽动秽语综合征 病理机制中具有重要影响,但有关神经生化的改变,尚有待深入研究。
器质性因素(15%):抽动症可能与围生期损害(产伤,窒息等)有关,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约50%~60%脑电图异常,主要为慢波或棘波增加,但无特异性改变,少数病例头颅CT异常,神经系统软体征较多见,有人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行为运动的异常与杏仁核-纹状体通路障碍有关;不自主发声可能是与扣带回基底节及脑干不规律放电有关,故认为本症是器质性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10%):儿童受到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影响可能诱发或重抽动症状,有人认为母孕期遭受某些应激事件,妊娠头3个月反应严重是导致子代发生抽动障碍的危险因素;出生后的应激也增加有遗传易感性个体的发病。
其他因素(5%):感染疾病,服用药物(如服中枢兴奋剂和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抽动障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