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药疹

药疹有何发病机制  

时间 : 2016-09-04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药疹通常会发生在那些对于某类药物过敏的病人身上,而且皮肤是最容易发病的器官。得了药疹的病人,通常在短期内,身体上就会有较为明显地症状表现,并且伴随着明显的身体部位病变,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这样就会增加治疗难度。那么,药疹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呢?药疹的发病机制很复杂,...

  药疹通常会发生在那些对于某类药物过敏的病人身上,而且皮肤是最容易发病的器官。得了药疹的病人,通常在短期内,身体上就会有较为明显地症状表现,并且伴随着明显的身体部位病变,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这样就会增加治疗难度。那么,药疹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呢?

  药疹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大体可分为免疫性(变态反应性)和非免疫性(非变态反应性)两类,前者为主导。还与很多其他影响因素有关。

  1、 免疫性反应机制

  某些药物如血清、疫苗及其它一些生物制品等,其本身即可作为完全抗原。但更多的药物本身无抗原性(免疫原性),这些小分子物质在体内与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以共价键结合后,成为完全抗原,从而引起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性药疹有以下特点:①正常用药情况下,药疹只限于某些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用某一些药物后;②皮疹轻重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量无相关性;③有一定潜伏期,第1次用药后需经过4~25天,已致敏者,再次用药后,多在24小时内发生;④可有交叉过敏及多元过敏现象;⑤抗过敏药物特别是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

  2、 非免疫性反应机制

  某些药物本身固有的药理学作用、毒性作用、生态失衡及酶系统的干扰等,都可能引起皮肤病变,有以下几种机制:(1)免疫效应途径的非免疫性活化某些药物如吗啡、可待因可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有些药物(如阿斯匹林及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变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即抑制环氧化酶,使花生四烯酸产生前列腺素减少;(2)药物蓄积或过量,如长期服用阿的平引起全身皮肤黄染,服用白血宁(氨喋呤)常引起皮肤出血;(3)药物的副作用及生态失衡,如细胞毒药物引起脱发,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发生皮肤黏膜念珠菌病;(4)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促进或抑制其它药物的排泄或降解;(5)药物可以引起已存在的皮肤病激发如β-阻滞剂可引发银屑病样皮炎。

  3、影响因素

  (1)制剂 如油剂青霉素较水剂青霉素容易致敏;非结晶型胰岛素较结晶型胰岛素容易致敏,据分析这种情况可能与其赋形剂有关。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制剂多含有多种不同的赋形剂或添加剂,其中诸如某些色素、香料、高分子油脂、溶媒等都有可能成为致敏因素如1937年美国市场上出售一种磺胺制剂,用二乙烯乙二醇(diethyeneglycol)作溶媒,结果不少服用者因此而致死;在加拿大有100多种药物含有可诱发哮喘的酒石黄(tartragine)作为着色剂。药物制剂中因制作工艺问题可能混入某些杂质,亦可能成为引发ADR潜在因素,如青霉素反应之多,有认为与其含有蛋白性杂质有关。

  (2)给药途径 一般而论,药物外用比内服比较容易引起反应,如磺胺类、抗组胺类药物即有此情况;注射比口服较易引起反应,如抗生素类。皮肤试验(划痕、皮内)、眼结膜滴药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药物的局部外用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应统称为接触性皮炎,但也偶有因药物吸收而以前全身性甚至是严重的药疹。

  (3)用量与疗程 用药剂量过大可能引起ADR甚至致死。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采用“短程锑剂疗法”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将1个月的剂量集中在3-7天内用完,在治疗中产生大量的药疹,发生率高达30—40%,显然与用量过大有关。一些药物即使有毒性,但若患者因治疗需要而必须长期用药,如一些癌症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因长期应用而引起各种不良反应者相当多见。此外,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同一种药物的频繁反复使用,或几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引发药物反应的可能性势必增加,出现交叉过敏或多元性敏感。

  (4)药物化学特性 药物的化学结构不同,其致敏性不同,一般而论,高分子量生物制品较低分子量化学药物容易致敏;有机性化学药物较无机性化学药物容易致敏;人工合成药较天然药物容易致敏;重金属盐类药物较轻金属盐类药物容易致敏;在卤素化学药物中,碘化物较溴化物容易致敏,而氯化物则极少过敏。

  此外,一种药物导致过敏,并非决定于该药物的全部组成部分,而往往只决定于该药物中某一特定的化学结构,即抗原决定簇(determinant).因此,在一些不同药物之间由于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即可发生交叉过敏(cross-sensitivity),如磺胺类与普鲁卡因,均具有苯胺结构,氯丙嗪与异丙嗪(非那根),均具有酚噻嗪结构。青霉素与第一代头孢菌素发生交叉过敏率可高达50%以上,而与第二代、第三代发生交叉过敏的概率则明显减少。

  (5)体质因素 个人有过敏性疾患史者,其药物过敏发生率较无过敏史高4-10倍;亲代有过敏史者,药物过敏发生率较亲代无过敏史者高1倍;有异位素质家族者,其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比无异位素质家族史人群高2-3倍。

  此外,营养不良或贫血对一些免疫抑制剂或抗癌药易发生ADR;精神紧张、情绪不佳时,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

  (6)外界环境 如病毒感染可导致患者对氨苄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部分药物用后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可诱发光毒性和光敏性药疹。用于静脉滴注的葡萄糖溶液,因真菌、细菌污染,特别在夏季,并非罕见;因保管不善或存放环境不佳而导致药物变质,均应予以注意。从事药品研究和生产的人员,由于接触(皮肤、呼吸道)某些原料、中间体或成品可产生药疹、哮喘或其他毒副药物反应。

  只有弄清楚了药疹的发病机制,才能够有效应对这类疾病,才能够将疾病最根本的原因找出来,然后因病制宜,有效治疗。这些发病机制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较为明晰的部分,这会让我们的治疗过程更为简单,治疗方法更加简洁明了,治愈几率也会相对增加。

              治疗脱发亲身体验                                 做了针灸治疗脱发~~                 头发终于多了                 按摩治疗脱发,我觉得效果不是很明啊~                

关键词: 药疹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药疹有何发病机制...”相似的文章

更多>>

药疹疾病

常规检查: 1.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 2.尿常规: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