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白血病

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

时间 : 2016-09-04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特征。中医学对急性白血病的研究已开展数十年,其认识争议也颇多。尽管如此,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具有其独特优势。目前对于...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特征。中医学对急性白血病的研究已开展数十年,其认识争议也颇多。尽管如此,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具有其独特优势。

  目前对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确有疗效的中药方剂,从传统药物性味分为三类,即毒药、清热药、补益药。临床表现上,急性白血病初期邪盛为主,至末期,正气逐渐衰退耗竭。现代研究也认为,肿瘤细胞在疾病初期增殖较快,晚期由于细胞增殖周期延长,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数量减少,死亡细胞随肿瘤负荷的增大而增多,以及血供不足,邪气深重的情况,中医称之邪毒。解邪毒,即清热解毒药;攻邪毒即诸如砷剂等毒药。一般说来,清热解毒药味苦性寒,无毒或有小毒,可用于温热邪毒较盛者。砷剂等毒药为大辛大热之品,有大毒或剧毒,用治毒热极盛者。而补益药主要通过提升正气,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而控制疾病的发展。以上三类药物均可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多个环节而取效。在具体用药过程中,也可以多法并用。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祖国医学尚无一个症状或体征具有综合性,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的本质及全貌。而根据共脏腑亏损,引起患者全身衰竭,直到死亡的特点,中医辨证属“属劳”范畴;对于出血症状突出者可辨证为“血证”;肝脾肿大甚者辨证为“癥瘕”,“积聚”;浅表淋巴结肿大者称“瘟病”,“痰核”,“瘰疬”;以发热,贫血,出血等为典型症状,热象显著,且发病急剧,病势较重,发展迅速,符合中医阳热证的特点,常归之于“急劳”“热劳”等。急性白血病病情凶险,变化多端,需要长期治疗,尤其是单纯的化疗往往难以杀灭潜在的白血病细胞而达不到整体治疗的效果。中医药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是客观的。如果将辨病与辨证相联系,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重视正气与邪气的关系,可望取得更好的疗效。

  目前,中医药对于急性白血病的实验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研究,尚缺少系统,综合性分析。中药治疗急性白血病也决不是依靠单一作用,而从多靶点,多器官综合发挥作用。专家认为,中医药抗肿瘤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医的基本观点和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结合中药治疗的广泛性,整体性,多层次探讨作用机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辨证基础上选用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单方,验方能极大的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且无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尽管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单用中药疗效欠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极大提高存活率,降低复发率。中药可以减轻化疗药的毒副作用,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采用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必由之路,将两者有机结合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探讨中医药治疗急...”相似的文章

更多>>

白血病疾病

在血象和骨髓象不足以证实急性白血病时,可应用淋巴结穿刺液涂片 和特异性皮损 印片检查找到相应的白血病细结合病理印片,有助于诊断。 血液生化检查: ①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TDT):在ALL时活性增高,而在A...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