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的饮食保健方法

时间 : 2016-08-30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故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钾。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如果给这些患者静脉内输入营养时没有同时补钾或补钾不够,就可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然而,如果摄入不足是惟一原因,则在一定时间内缺钾程度可以因为肾的保钾功能而不十分严重。尽量避免钾摄入减少,做好饮食调..

  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故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钾。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如果给这些患者静脉内输入营养时没有同时补钾或补钾不够,就可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然而,如果摄入不足是惟一原因,则在一定时间内缺钾程度可以因为肾的保钾功能而不十分严重。尽量避免钾摄入减少,做好饮食调理很重要。

  低钾血症的饮食要求

  低钾血症对身体好的食物

  1、多吃含钾较多的粮食,以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2、多吃含钾较多的蔬菜,以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笋、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3、多吃含钾较多的海产类。海藻类含钾元素相当丰富,如紫菜每百克含钾1640毫克,是含钠的175倍;海带含钾是含钠的22倍;羊栖菜含钾是钠的3。1倍。因此,紫菜汤、紫菜蒸鱼、紫菜肉丸、凉拌海带丝、海带炖肉等都是夏季补钾菜肴的上品。

  4、多吃含钾较多的含钾较高的水果,如:香蕉、芭乐、番茄、柳丁、桃子等。

  低钾血症最好不吃的食物

  1、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2、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3、戒烟戒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常用的含钾物质介绍

  1、10%氯化钾溶液包装为10ml,氯化钾含量为1g(13.4mmol),可用于静脉滴注、微泵注射、口服或鼻饲。

  2、氯化钾缓释片包装为0.5g/片、1g/片,后者的氯化钾含量与溶液相同,用于口服。

  3、31.5%的谷氨酸钾包装为20ml,谷氨酸钾含量为6.3g(34mmol),因此31.5%的谷氨酸钾20ml相当于氯化钾2.5g。

  4、门冬氨酸钾镁包装有溶液和片剂。溶液为10ml/支,静脉应用,每只含镁33.7mg、钾103.3mg;片剂供口服用,每片含镁11.8mg,钾36.2mg。因含钾量较低,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低镁血症

  温馨提示:除非钾缺乏很厉害,家长不用刻意补钾,应对宝宝们因出汗缺钾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含钾的食品,紫菜、海带等海藻类食品含钾较多,故紫菜汤、紫菜蒸鱼、拌海带丝、海带冬瓜汤等,应是夏季菜肴的上品;菠菜、苋菜、青蒜、大葱、蚕豆、毛豆等含钾量亦较高;粮食以荞麦面、玉米面、红薯中含钾较多。此外,多吃含钾的水果对补钾效果也不错,水果中以香蕉、西瓜最丰富,而多喝些茶水,对补钾也有好处。

关键词: 低钾血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低钾血症的饮食保...”相似的文章

更多>>

低钾血症疾病

1.血化验指标:血清钾浓度下降,<3.5mmol/L,血pH值在正常高限或>7.45,钠离子浓度在正常低限或<135mmol/L。 2.尿化验指标:尿钾 浓度降低,尿pH值偏酸,尿钠 排出量较多。 3.心电图检查:最早表现为...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