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感冒

感冒的中医护理方法

时间 : 2016-08-28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摘要]

  说到感冒这种常见疾病,恐怕大家没有人对其不了解的,我们都知道它是急性鼻炎的俗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同样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感冒的中医护理方法:   风寒感冒:   室温宜偏暖,宜加衣被。恶寒身痛者应多休息。风寒之邪由汗解、服用发汗药应趁热服...

  说到感冒这种常见疾病,恐怕大家没有人对其不了解的,我们都知道它是急性鼻炎的俗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同样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感冒的中医护理方法:

  风寒感冒:

  室温宜偏暖,宜加衣被。恶寒身痛者应多休息。

  风寒之邪由汗解、服用发汗药应趁热服下,稍加衣被,取微汗。但勿使大汗淋漓而伤阴亡阳。

  汗后及时用温毛巾擦干,勿使当风受凉而复感。

  高热无汗者不可冷敷或酒精擦浴,以防毛窍闭塞而邪无出路。

  可配合针刺退热用泻法,取大椎、曲池、风池、合谷等穴。鼻塞加迎香穴,头痛加百会、太阳等穴位。

  轻症可自服生姜、葱白、芫荽煎汤,可发汗散寒。

  饮食宜清淡、半流食,可用胡椒粉、姜末葱等辛味发散的调味品,以散寒。忌生冷,油腻食品。

  风热感冒

  室内宜通风凉爽,但避免直接吹风,发热身痛者卧床休息。

  辛凉解表药宜偏温凉服,药后观察出汗、体温、伴随症状的变化。若汗出热退身凉脉静则为正卫胜邪,可不必尽剂。

  发热口渴可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津液。也可食用多汁水果如西瓜、葡萄、荔枝等。

  高热可以温水擦浴,变可针刺退热(取穴参考风寒证)。

  汗后护理同风寒证。

  轻症可自服银翘解毒丸(片),每次2丸日服2次,桑菊感冒片每次6片,日服3次。

  饮食宜清淡半流食,多补充水分,可食用清凉的黄瓜、西瓜、苦瓜或绿豆汤等;忌辛辣、油煎肥厚食品,戒酒戒烟。

  挟湿挟暑证

  参照风热感冒证护理。

  头身困重,可配合拧剂疗法。施术部位印堂、太阳、颈部等处,以解除脘闷、呕吐、恶心咽痛等症。

  亦可配合刮痧疗法:部位夹背两侧、背部胸肋处、肘窝、过腘窝处。

  养生指导

  (1)平时加强锻炼,增强御邪能力,可从夏天开始进行冷水锻炼(冷水洗面,洗头或洗澡)

  (2)体质弱者,注意自身防护,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切忌贪凉,避免汗出当风。

  (3)感冒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家中谢绝流感患者探视、来访,防止交叉感染。用抗流感病毒的中药、或30~50%的食醋蒸气消毒空气。

  (4)亦可预防服药:如三根汤(葱根、白菜根、萝卜根)、或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贯众汤(贯众、苏叶、荆芥)连用3日,夏季可用藿香、佩兰、薄荷泡茶饮,每日二次,连用三天。

  了解了感冒的中医护理方法以后,大家在今后如果不小心感冒了,可以根据上面所述的方法进行护理,同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春冬季节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的次数,防止患上感冒。

关键词: 感冒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感冒的中医护理方...”相似的文章

更多>>

感冒疾病

1、血象: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和病毒分...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