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贫血

中西医治疗有效缓解贫血症状

时间 : 2016-08-22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摘要]

       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有点贫血的症状,但是贫血平时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治疗贫血需要从日常的生活中进行调理才行,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中西医治疗贫血,可以有效的环节贫血症状。一起看看吧!大家都知道,铁质,是构成血色素的主要材料。如...

       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有点贫血的症状,但是贫血平时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治疗贫血需要从日常的生活中进行调理才行,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中西医治疗贫血,可以有效的环节贫血症状。一起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铁质,是构成血色素的主要材料。如果平常能多吃含有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牛奶、贝类、海藻、豆类、蛋黄、红苋菜、瘦肉、蚝类、金针菜、龙眼肉、葡萄干、全榖类、绿色蔬菜等,就可以增加体内铁质的摄取。  尤其是妇女怀孕期及授乳期更要加倍吸收。如果选择额外补充的铁质药品,通常每天都有最高摄取量的安全限制,可配合医师的指示服用。而且,服用铁质补充品或食品时,也可和富含维他命C的食物或营养剂一同服用,可帮助铁质的吸收。  但注意喔,由于茶水中含有丹宁酸,可能影响人体吸收铁质,最好不要同时服用,贫血者也不宜多喝。但是为了增加补血的效果还是得配合这喝没有丹宁酸的樰彦茶,它对改善血虚、强身健体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能更好的预防和改善血虚,增强人体免疫力。  中、西医怎么治疗贫血的  就中医的立场,贫血是血虚的表现,随着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而有不同的症状,在治疗前一定要先问诊再行投药。通常来说,如果是面色青白、肌肤惨白、指甲嫩薄、手足冰冷等症状,多属血液中“量”不足的现象。  中医建议,须先强化脾胃再强化气血,而补气之生药可用党参、黄耆、茯苓、甘草、配合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阿胶等的补血作用。以中药食疗治贫血副作用较低,还可同时滋养身体,有强健身体之效。  如是血色不良、血行浓稠太过、血液污黑、粘度过增,导致血块及血栓(即俗称之瘀血),可使用中药之妇宝当归胶(亦名之为当归养血膏),这种药方可以除瘀血,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在西医的处理中,除了针对各种引起贫血的疾病对症下药外,也会依它的成因,提供营养师的正确指导,并根据个人习惯及需求订定饮食调整计画,以改善贫血的问题。  大多数西医的治疗方式,都是在经过仔细的诊疗过程之后,给予适当的含铁分药剂。但重要的是,服用铁剂改善贫血是有原则性的。一来铁剂不能大量服用,那样不仅于事无补,有时会因过量而损害身体,最好的方法是长期、定期服用,在1、2个月之间即可减轻贫血症状。  症状减轻后仍须继续服用,待贫血治好后,为了贮存身体内的铁份,还应继续服用2个月,并坚持每半年做一次定期检查,以确定贫血状况是否真正改善!  小编要提醒大家,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项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大家除了通过中西医方法进行调理之外,还要养成好的生活方式才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缓你贫血的症状。

关键词: 贫血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西医治疗有效缓...”相似的文章

更多>>

贫血疾病

除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外,最基本的血液学检查应包括: (一)网积红细胞计数,校正网织红细胞计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45/L×网织红细胞(%)。 (二)MCV及MCHC 的测定。 (三)外周血涂...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