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早产儿

家长应该如何抚育早产儿呢

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摘要]

  对于现在很多产妇来说,由于一些外界的因素,很可能导致自己的孩子不到足月就生产。早产儿的出生时候,因为尚不足月,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十分脆弱,那么家长的抚育更加需要细心。那么本文中专家就详细帮助我们介绍一下家长应该如何抚育早产儿。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出生时...

  对于现在很多产妇来说,由于一些外界的因素,很可能导致自己的孩子不到足月就生产。早产儿的出生时候,因为尚不足月,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十分脆弱,那么家长的抚育更加需要细心。那么本文中专家就详细帮助我们介绍一下家长应该如何抚育早产儿。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出生时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出生后早期神经系统发育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宝宝进行婴儿抚触,不仅有利于宝宝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能让宝宝的感官灵敏性得到增强。

  婴儿抚触自1960年试用于早产儿以来,对早产儿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现在,婴儿抚触也同样适宜于健康足月儿。现有的研究发现,经过抚触的早产儿身长和体重明显高于一般水平。抚触可使体内生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肠胃激素的释放,即使摄入相同的热量,接受抚触的早产儿会增加更多的体重和身长。

  研究发现,婴儿抚触可以帮助婴幼儿期疾病的治疗。婴儿抚触治疗能帮助婴儿更容易入睡,提高婴儿的睡眠质量,而在清醒时有更长的时间处于敏捷的状态。哮喘儿童缺乏理解力和依从性,所以放松治疗的效果就受到了限制。经过对哮喘患儿每天20分钟抚触治疗后发现,患儿的肺部功能大大增强,焦虑情绪开始减少。虽然用胰岛素治疗、食物调节和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儿控制血糖浓度,但是仍有30%的儿童不能完全依从饮食和运动治疗。接受抚触治疗的患儿对胰岛素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的依从程度得到了改善,同时患儿及其父母的焦虑情绪也有所减少。临床实验证实,每天20分钟的抚触再加上皮肤科医生的治疗,儿童皮肤疾病相关症状如脱皮、瘙痒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活动能力有所提高。

  婴儿抚触的要领:

  婴儿抚触作为一项保健措施,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抚触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而是亲子间充满爱的情感交流,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员可一边微笑着和宝宝说话,一边按照手法来做,动作力度要适中,如果宝宝出现皮肤发红或者突然哭闹时,则说明用力过度了。抚触时间最好选择在沐浴前后,午睡及晚上睡觉前;两次进食中间:小儿不疲倦、不饥饿、不烦躁或小儿清醒时。父母可以利用任何空闲,随时随地做抚触,譬如喂奶时,捏搓宝宝的手心和足心。注意不要一直给健康宝宝戴帽子、手套和穿袜子,让他(她)有充分的施展空间和父母的双手接触。婴儿抚触简单易学,必要时家长可以到妇幼保健院接受培训。

  上文中的内容就是我们的专家详细介绍的关于家长应该如何抚育早产儿的要领性内容,还请孩子们的家长都能够提前了解一下。能够做好早产儿的护理和保健工作,才能够保证宝宝们顺利度过难关,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早产儿 早产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家长应该如何抚育...”相似的文章

更多>>

早产儿疾病

并发感染时,出现感染性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有失血,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下降;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注意有无低氧血症和高磷酸血症等,应注意查血电解质和血pH值;注意有无宫内感染,注意抗...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