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癌

癌症病人要忌口吗?

时间 : 2016-05-30 09:58:57 来源:

[摘要]

饮食宜忌是一个很重要却又很复杂的问题,几乎所有病人及其家属都要提出询问。常言道:“三分吃药七分养”,忌口问题是疾病调护中重要的一环。对癌症病人来说,尤其要把忌口贯串于整个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饮食宜忌是一个很重要却又很复杂的问题,几乎所有病人及其家属都要提出询问。常言道:“三分吃药七分养”,忌口问题是疾病调护中重要的一环。对癌症病人来说,尤其要把忌口贯串于整个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首先,要注意忌口与病情病性的关系,也就是针对疾病的寒、热、虚、实,脏腑表里等病证,结合食物的性、味全面加以考虑,凡于病不利的饮食皆为所忌。如癌症病人毒深热盛,口渴烦躁,发烧便于结,这时宜多吃水果汁、西瓜、米粥及一些清凉健胃、消渴除烦的食品,切忌过食生冷及油腻之物。有的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或某些病人放疗后出现胃阴不足症候,口干纳少,舌光红无苔,时有恶心,这时应当禁忌辛热、香燥伤阴的药物和食品。总之,病中的忌口,要与辨证相结合,病人所用膳食,必须与治疗原则和方案相适应,否则就非病人所宜。

其次,是药后忌口,即与服药有关的忌口。例如病人正在服健牌和胃、温中益气的中药,而饮食却摄取性凉滑肠之食品就不合适。芦笋性凉味苦,有通便润肠作用,如用于牌虚腹泻的病人就非所宜。就病症和体质而言,平素脾肾阳虚容易腹泻的人,须忌食生冷粘腻滑肠食品;肺胃阴虚口干舌红的人,切忌辛热香燥食品如辣椒、胡椒、生悲、生葱及煎炒的干果等。热盛忌油煎炒煨,黄疸忌油腻、肉食,水肿忌食咸味等。有些传统的说法也应予以尊重,如用中药荆芥后忌鱼蟹,白术忌桃、李、大蒜,蜂蜜忌士获苓、威灵仙,服食滋补中药以后,忌服莱菔子等。

再者,关于民间所传的“发物”的忌口问题。所谓“发物”,是指能使疾病加重或诱动疾病发作的某些食物。现在看来,有些是与过敏性疾患有关,如哮喘、尊麻疹等,有的与外症疮疡肿毒有关。这些食物多指水产品中的带鱼、鲤鱼、鳝鱼、蚶子、蛤蜊、螃蟹、虾、海参;畜肉类的羊肉、狗肉、驴肉、马肉;蔬菜中的韭菜、芹菜、香菜、茴香等。

所以,肿瘤病人的忌口,还应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治疗方法而异,不能笼统地机械地规定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虽然也要尊重古人和一些传统的忌日习惯,但对于那种过分苛求忌日,甚至故弄玄虚以致病人无所适从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也“忌口”,那也“忌口”,甚至鸡蛋、豆腐、蔬菜之类都不敢吃,弄到最后,使病人营养状况日趋恶化,对治疗康复不利。所以,对癌症病人我的主张食谱不宜太窄,忌口不宜太严,视病情的寒热虚实和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强弱,予以必要的食补和食疗。以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以弥补肿瘤的过份消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事实证明,保持脾胃功能正常,后天营养充足,常能提高人体对手术、化疗和放疗的耐受力,改善全身状况,加强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所以患者是否忌口的情况,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癌症病人要忌口吗...”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癌疾病

肝癌检查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影像学检查。甲胎蛋白是目前常用的,也最简单实用。我国60%以上肝癌病例的血清AFP>400 μg/L,9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