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远视

儿童远视与生俱来 忌一副眼镜戴到底

时间 : 2016-05-25 09:20:10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摘要]

孩子被检查出远视,家长一听就特着急,急急忙忙到医院给孩子配眼镜。实际上,专家表示,7岁以下的孩子远视是正常发育现象,不需配镜,乱配镜将影响视力。

孩子被检查出远视,家长一听就特着急,急急忙忙到医院给孩子配眼镜。实际上,专家表示,7岁以下的孩子远视是正常发育现象,不需配镜,乱配镜将影响视力。

儿童远视与生俱来

儿童眼轴短,均为远视眼,随着眼轴的正常发育,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眼球同样在不断增长,因为远视眼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只有不断延长眼轴,其像就就会逐渐靠近视网膜,紧终落到视网膜上;这时如果眼球还在增长,后来形成的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即便睫状肌充分放松也不能落到视网膜上,这时便形成近视。

眼球的增长,眼轴在变长,远视会变为正视乃至近视:

1、正常视力变近视

2、高度远视变低度远视

3、低度远视不需矫正

儿童远视配镜原则为:

儿童远视配镜前,一定要先以睫状肌麻痹剂扩瞳后,充分散大瞳孔的条件下验光。

1、低度远视。

即300度以下学龄前儿童,视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无视力疲劳症状者可暂不配镜。因为许多小儿都有300度的生理性远视。有视力疲劳症状者,若戴镜后能够提高视力,则应配戴。但不一定配足,可保留50~100度。

2、中高度远视,即大于300度以上者。

此类儿童,远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大部分有视力疲劳症状。可分阶段配镜。先戴上稍低于验光所得度数的远视眼镜,待适应后再按验光结果将全部远视度数比例给予处方,配戴第二付眼镜。

3、有眼球内斜者,原则上要配足远视度数。

尤其是戴镜后内斜完全矫正或基本矫正且获得双眼单视功能者,即使戴镜后视力反而降低,亦要按医嘱配足度数。若戴镜后眼位暂无改观,且视力下降明显,上课时黑板也看不清,走路亦有困难,则开始时可适当戴浅一些度数的眼镜,待适应后,再重新配镜给足度数。通常情况下,初戴眼镜总会有些不舒服,一般戴2个月以上便会适应。戴镜适应后要坚持常戴忽摘,并经常检查视力,对伴有弱视者要常遮盖健眼并训练患眼,以使患者视力恢复正常。

儿童远视忌一副眼镜戴到底

孩子远视后,切忌一副眼镜戴到底。这是因为随着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他们的眼球也在不断的发育中,所戴眼镜的远视度数要随之减低。

儿童时期发生远视的原因多与眼球未发育完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发育至正常水平,远视程度可减轻并逐渐恢复正常。如此说来,儿童时期远视就不需要戴眼镜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低度远视,如果远视力正常,没有视力疲劳症状,则不需要戴远视矫正眼镜,也就是凸透镜。对于中度远视者,虽然远视力可能是正常的,但近视力差,且多有近距离读、书写困难等问题,视疲劳明显,故应戴凸透镜矫正。

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孩子远视后,切忌一副眼镜戴到底。这是因为随着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他们的眼球也在不断的发育中,所戴眼镜的远视度数要随之减低。所以,家长必须定期带孩子验光,换配合适的眼镜。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儿童远视与生俱来...”相似的文章

更多>>

远视疾病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1.超声检查:应用B超进行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等指标的测量。 2.电脑验光及检影镜 检查:需要在充分的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进行,对青少年更为如此。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