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近视

高度近视不宜剧烈运动 预防近视的三大误区

时间 : 2016-05-25 09:20:07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摘要]

高度近视眼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避免头部受震动,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生视网膜脱离。近视程度愈深,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愈大。因为眼高度近视时,脉络膜弥漫萎缩,特别是在眼球后极部和黄斑部及周边部。脉络膜的中小血管大部分消失,剩下硬化的或部分硬化的大血管,视网膜可以发生种种变性。玻璃体由胶冻状变

高度近视眼不仅仅是度数大,而且是一种病理状态,它可以继续发展,使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后部向后扩大,引起脉络膜、视网膜变性,及其他一系列并发症。

高度近视不宜剧烈运动

高度近视眼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避免头部受震动,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生视网膜脱离。近视程度愈深,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愈大。因为眼高度近视时,脉络膜弥漫萎缩,特别是在眼球后极部和黄斑部及周边部。脉络膜的中小血管大部分消失,剩下硬化的或部分硬化的大血管,视网膜可以发生种种变性。玻璃体由胶冻状变成液态,部分还可浓缩,它们随眼球的活动而上下飘动,玻璃体常常和变性视网膜粘连。有了上述病变因素,当头部受到震动或做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视网膜因为受到牵拉而发生裂孔,此时液化的玻璃体就会进入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脱离。

预防近视三大误区

一误:座位靠前比在后面好

许多家长要求班主任把自己的孩子座位往前调,有的班级学生的座位已抵住老师讲台,与黑板距离只有1米左右。实际上,座位距离黑板必须在2米以上,否则很难看清黑板上的字迹,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而且距离太近,长时间抬头看黑板,也造成对颈脊的损害。专家介绍,人眼的生理状况是远视就轻松,近距离看东西就疲劳,需要调节。因此,座位靠前并不比在后面好。

二误:眼镜能不戴就尽量不戴

专家纠错:孩子患近视的眼睛如果没有及时佩戴眼镜予以矫正,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看清物体而使眼睛长期处于一种疲劳状态。长此以往,近视度数会加深得更快。裸眼视力为0.6左右的近视眼,如果不是职业司机或特别需要清晰视力的,在看近物时可以不戴眼镜。但裸眼视力在0.5左右的还是应该常戴眼镜,并且戴眼镜后读写姿势一定要注意。

三误:眼镜一旦戴上就再也摘不掉

专家纠错:首先应该明确近视是真性还是假性,真性近视很难恢复,假性近视有可能恢复。但假性近视恢复程度要看假性近视在近视中的比例,比如100度近视,其中可能有50度是假性近视,这样戴眼镜其实很难恢复,只有100%的假性近视才有可能恢复。

保持现有视力,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①必须到正规医院眼科检查,矫正近视度数,并配戴合适眼镜,定期复查。

②注意合理用眼,养成良好坐姿,做作业时注意保持眼书距离,每工作1小时休息(视远)10分钟,防止眼肌过度疲劳,做作业时光线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尽量减少异常视觉刺激。

③适当配合药物治疗,如滴托品卡胺眼液、夏天无眼液、珍视明眼液及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AD等,切忌不要自行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示下用药。

④正常饮食,生活规律化,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但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并发视网膜剥离。

⑤寒暑假是防治近视的良好时机,不能因为放假就放松治疗,更不能沉溺于电视或电脑游戏中,以免出现“电视性近视”。

⑥对于进行性病理性近视,可在早期酌情试行“后巩膜加固术”或者其他的治疗方法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