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白内障

治疗白内障有哪些中医食疗方法?

时间 : 2016-05-25 09:19:30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摘要]

辨证选方

辨证选方

1.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枸杞子10g,菊花10g,熟地15g,山萸肉10g,泽泻10g,茯苓10g,菟丝子10g,当归10g,白芍10g,楮实子10g。阴虚有热,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清热;腰膝软,加杜仲、桑寄生以益精补肾,强壮腰膝。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明目大补汤(《审视瑶函》)加减,生熟地各15g,白术9g,茯苓15g,党参9g,白芍9g,甘草6g,当归9g,黄芪15g,制附子6g,肉桂6g。脾虚湿停,大便溏薄,去当归,加薏苡仁、扁豆健脾渗湿;四未发凉,改肉桂为桂枝,并加细辛以辛温通阳;完谷不化,纳差者,加焦三仙以开胃化食。

3.气血不足

治法:益气补血。

方药:益气聪明汤(《东垣试效方》)加减。黄芪15g,党参9g,葛根15g,蔓荆子9g,炙甘草6g,当归9g,拘杞子15g。心虚惊悸,头晕少寐,加五味子、远志、茯神以养心宁神;若纳滞无味,加枳壳、焦三仙以利气和胃。

4.肝热上扰

治法:清热平肝。

方药: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12g,草决明12g,赤芍12g,青葙子12g,木贼12g,荆芥12g,麦冬12g,栀子9g,羌活9g,大黄6g。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酌去大黄、栀子;无外邪者,去荆芥,羌活;头痛目涩,生眵流泪,加蔓荆予、菊花、白芷以祛风止泪,清利头目;急躁易怒加柴胡、制香附以疏肝理气。

5.阴虚挟湿热

治法:滋阴清热,宽中利湿。

方药:甘露饮(《阎氏小儿方论》)加减。生熟地各15g,麦冬9g,枳壳9g,甘草6g,茵陈15g,枇杷叶9g,石斛9g,黄芩9g。若湿热重,酌去生熟地,加茯苓、厚朴、黄连等健脾清热利湿;若阴虚重,加拘杞子、菟丝予以滋阴补肾。

中成药

1.复明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本方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之内障患者。

2.障眼明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本方补益肝肾、健脾和中,升阳利窍、退翳明目,适用本病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证。

3.石斛夜光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本方滋补肝肾,清热明目,用于本病肝肾两亏,阴虚火旺证。

4.明目地黄丸:口服每次6g,每日2次,本方滋阴清热,平肝明目,用于本病阴虚肝热,风火上攻证。

针灸疗法:可针灸并用,选用补法。选穴:光明、太阳、睛明、攒竹、丝竹空、承位、三阴交,每次4~6穴。著肝肾亏虚加太冲、肾俞、百会、太溪、神阙以滋补肝肾;若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合谷以补益脾胃、益气养血;若肝热上扰,加胆俞、风池、阳白以清肝泻热;若阴虚湿热加脾俞、三焦俞、膀胱俞、太溪、阴陵泉以养阴清热除湿。

电离子导入法:采用直流感应电,将珍珠明目滴眼液导入眼内。由于珍珠明目液内阴阳离子均存在,所以每次导人时,正负极交替使用,电流强度0.5~1.5mA,时间30分钟,隔日1次,以5次为1疗程。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白内障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治疗白内障有哪些...”相似的文章

更多>>

白内障疾病

白内障术前应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 恢复会有正确的估计,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