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弱视

家长别把孩子弱视误当近视 弱视与近视区别

时间 : 2016-05-24 14:00:04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摘要]

暑期临近尾声,最近医院儿童眼病门诊量骤然上升。不少家长想在开学前给孩子查下眼。在门诊中,专家发现有一部分14至18岁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存在弱视,而大部分家长都误以为近视前来就诊。

暑期临近尾声,最近医院儿童眼病门诊量骤然上升。不少家长想在开学前给孩子查下眼。在门诊中,专家发现有一部分14至18岁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存在弱视,而大部分家长都误以为近视前来就诊。

家长别把孩子弱视误当近视!

一般情况下,眼球内外检查不到器质性病变,但视力不能矫正到0.8者,均为弱视。弱视的最大危害在于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专家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清楚,视觉细胞和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象的刺激不会衰退;但弱视不同,由于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如果不及时防治,视力便会永久低下,成为单眼视觉。长此以往,必然会加重健眼的负担,健眼的视力也会逐渐衰退,弱视可能一辈子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头位异常、看电视眯眼、喜欢近距离看东西、眼球震颤、熟视无睹,3个月以上的婴儿不注视目标、不随人或物体运动而转动眼睛等,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即有可能存在视力异常等问题,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并对症治疗。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是3至8岁,一般不超过12岁。年龄越小,治疗预后越好。轻度弱视疗效最高,中度次之,重度最差。

近视和弱视有什么区别?

有很多人都认为视力不良就是近视,其实近视和弱视是两个概念,近视是指眼睛的光学结构的问题,而弱视是大脑视皮层的功能问题。近视往往多发于学龄期和青少年,而且大多数矫正视力正常;而弱视多见于学龄前,最佳矫正视力在0.8以下,高度近视可以同时伴有弱视。弱视不仅使儿童的视力低下,还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发育,立体视功能低下或缺失,使生活和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障碍。

弱视与近视根本不是同一种病。近视眼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恢复正常,而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两种病有本质不同。

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危害比近视大得多。因为近视仅仅是视远时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不受年龄限制;而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不可能有双眼单视功能,无立体视,今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不仅影响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人口素质。

有的孩子看东西喜欢眯着眼,作为家长的你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这是“假性近视”,事实上,这可能是弱视的征兆。许多孩子的“弱视”被轻易地认为是“近视”,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待到成年后再治疗不仅困难,效果也差。但在平时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孩子们似乎很难有时间去做眼科检查,即便是已经查出患有弱视的孩子,也很少能接受系统的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家长别把孩子弱视...”相似的文章

更多>>

弱视疾病

无需特殊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视力 检查,外眼及眼底检查 ,屈光检查 ,斜视检查,固视性质检查,双眼单视检查,视网膜对应检查,融合功能检查,立体视觉 检查。 1.激光干涉视力 激光干涉视力(1aser interfere...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