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关节炎

针灸如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时间 : 2016-05-19 09:37:25 来源:求医网

[摘要]

(1)针刺疗法疗法①a .取穴:主穴,以关节窜痛、游走不定为主之行痹,取膈俞、血海;以关节酸痛重着为主之着痹,取足三里、商丘...

(1)针刺疗法

疗法①

a.取穴:主穴,以关节窜痛、游走不定为主之行痹,取膈俞、血海;以关节酸痛重着为主之着痹,取足三里、商丘;以关节冷痛且剧、遇热痛减为主之痛痹,取肾俞、关元;以关节红肿且胀,热痛为主之热痹,取大椎、曲池。配穴,肩部加肩FDA1、肩FDA2、俞;肘部加曲池、合谷、外关、肩井、尺泽;腕部加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背部加水沟、身柱、腰阳关、夹脊;髀部加环跳、居FDA2、悬钟;股部加秩边、承扶、风市、阳陵泉;膝部加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加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b.手法:行痹、热痹以泻法为主,痛痹、着痹以平补平泻为主。

疗法②

a.取穴:主穴取大椎、身柱、至阳、筋缩、肝俞、肾俞、委中、太溪。上肢病变加天宗,下肢病变加秩边。配穴,上肢病变加肩FDA1、曲池、阳溪、阳谷、阳池、八邪,下肢病变加内外膝眼、膝阳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b.手法:寒湿兼血瘀型,主穴用轻捻浅刺补法,背部督脉经刺络拔罐。配穴用提插捻转相结合泻法、深刺;湿热兼血瘀型,主穴用先深后浅徐疾泻法,背部督脉经刺络拔罐。配穴用提插捻转相结合泻法、深刺;气血亏虚兼血瘀型,主穴用轻捻浅刺加足三里补法,背部督脉经刺络不拔罐。配穴提插捻转相结合泻法、浅刺。每3天1次,10次为1疗程。

疗法③

a.取穴:主穴取曲池、外关、合谷、中渚、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足临泣。配穴:肩关节疼痛较甚加肩三针、臂。肘关节疼痛较甚加手三里、曲池。腕关节疼痛较甚加阳池、腕骨、阳溪。指(趾)关节疼痛较甚加八邪、后溪(大都八风)。髋关节疼痛较甚加环跳、秩边、居FDA2。膝关节疼痛较甚加血海、膝眼、委中。踝关节疼痛较甚加太溪、解溪、丘墟。

b.手法:均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后亦可接电针仪,留30分钟;或用艾炷直接灸5~7壮。

疗法④

a.取穴:华佗夹脊穴、大椎、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肾俞。

b.手法:先取背部华佗夹脊穴,从第一胸椎排刺至第二腰椎,左右间隔交替针刺,然后取大椎、肾俞,后取四肢穴位。选用30号15寸毫针,进针得气后于针柄上插入1.5~2cm艾段,并将艾段点燃,待艾条燃尽后取针。四肢穴做法同上。

(2)灸治疗法

①斑麝泡灸

a.取穴:患部穴位或痛点。

b.药物制备;雄黄30g,斑蝥30g,麝香10g。先将雄黄、斑蝥研成细末,用蜂蜜适量拌成糊状,再加入麝香拌均匀,装瓶盖紧备用。

c.方法:找好患部穴位或痛点作记号。将胶布剪成1寸大小,正中放米粒大小药糊,对准穴位或痛点将胶布贴好。每次贴4~8个点,全身关节最多可贴20个点。

备注:药糊不可涂的太多,避免起泡大引起疼痛。贴后2~4小时有热感和刺痛感。8~12小时起泡,不要碰破。斑麝药糊贴穴或痛点必须起泡,不起则无效,无效时要找原因,是否药物失效,或斑蝥用量不足。贴后1~7天不可洗患处,防止感染。若用药过多起泡直径超过3cm,疼痛剧烈时,可挑破放液,涂紫药水即可。

②铺灸

a.取穴:督脉(大椎穴至腰俞穴止)。

b.时间:暑夏三伏天。

c.灸料:斑麝粉(方见斑麝泡灸)18g,去皮大蒜泥500g,陈艾绒200g。

d.方法:病人俯卧裸露背部,督脉穴(脊柱)上常规消毒后涂以蒜泥,在大椎穴至腰俞穴督脉经上敷斑麝粉,在斑麝粉上铺5cm宽、25cm高蒜泥一条,蒜泥条上再铺上3cm宽、25cm高三角形长条艾炷。点燃艾炷,于头、身、尾三点施灸,燃尽后继续铺艾绒灸治(一般灸2~3壮)。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纱布轻轻揩干。灸后皮肤潮红,可起水泡,至第3天用消毒针引流水泡液,并搽以龙胆紫药水(隔日1次),覆盖一层消毒纱布,直至结痂脱落、皮肤愈合,调养休息1个月。

备注:经研究提示,铺灸能影响机体的免疫机能,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的作用。

③艾灸

a.取穴:患病关节中央5cm左右。

b.方法:在患病关节中央约5cm左右的部位用半个米粒大小艾灸3~5壮(直接灸)。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备注:对晨僵,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伸侧有色素沉着,关节炎症状(手指关节、足趾关节肿胀、疼痛)均有显著疗效。

④熏灸

a.取穴:至阳、灵台及背部督脉上的反应点。

b.方法:用普通艾卷加添一个支持与稳定的附件——熏灸器,固定在穴位上。使之作用集中,热力均衡,时间持久。开始时每日早晚各灸1次,每次1支艾卷,连灸5天,症状缓解后每日1次。

备注:据观察,本法对消除类风湿因子有效。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由风寒湿邪杂合为病,灸法以温经散寒为其长。因此,临床上为了提高疗效,针法和灸法常常联合应用,以增加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之作用,从而取得相得益彰之疗效。

(3)新针疗法

疗法①

a.取穴:主穴取肝俞、肾俞、脾俞、命门、曲池、足三里、太溪及背督脉经相关穴位。配穴:根据患者受累关节局部取穴。

b.药物及方法:急性期用寻骨风注射液,稳定期用当归注射液,久病体虚常用复合维生素注射液(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mg+10%葡萄糖5ml)。每次取4~8穴,每穴各注药2ml左右。

疗法②

a.取穴:曲池、中渚、外关、八邪、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绝骨。

b.药物及方法:用追风速注射液(中药制剂)2ml/支。选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用51号针头穴位注射。每次取6~8穴,每穴注射0.5ml~0.8ml,隔日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连用30次。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针灸如何治疗类风...”相似的文章

更多>>

关节炎疾病

无特异的实验室指标。血沉大多正常、C反应蛋白不高、RF(类风湿因子)和自身抗体阴性。关节液黄色或草黄色、黏度正常、凝固试验正常、白细胞数低于2×106/L、葡萄糖含量很少低于血糖水平之半。 典型X线表现...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