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怎样做才能预防腰肌劳损的出现

时间 : 2016-04-06 16:07:26 来源:求医网

[摘要]

很多体力劳动者工作时间长了以后会觉得腰部不舒服,有时候干活时间长了腰直不起来,一些办公室的白领也是,经常坐办公室,坐的时间长了...

很多体力劳动者工作时间长了以后会觉得腰部不舒服,有时候干活时间长了腰直不起来,一些办公室的白领也是,经常坐办公室,坐的时间长了以后经常会出现腰部出现劳损现象,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防止腰肌劳损的出现。

很多人都出现过腰痛的症状,腰痛最为常见,痛在腰骶部为中心约一巴掌大的地方。或酸痛不适,或隐隐作痛,症状时轻时重,经常反复发作,休息则轻,劳累后加重,改变体位症状减轻;腰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喜暖恶寒,阴雨天气及潮湿环境或感受风寒,疼痛加重;腰痛持续不愈,晨起俯仰欠利,稍作活动后腰部症状好;腰部功能活动范围尚可,有的患者一侧或双侧腰部肌肉触之板滞,局部压痛,不能久坐久立;到医院检查验血、照X线片大都正常,偶见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少数患者在腰骶部可有先天性变异(如腰椎或骶椎裂等)。有此症状者虽然大多数仍能正常生活和坚持工作,但时间一长,会影响工作效率,降低生活情趣。这种腰痛中医常称为肾虚腰痛,也就是腰肌劳损的腰痛。

1、生活体位: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动作均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诸如看书、取物及日常坐姿等,如采用不良体位,不仅增加了腰肌劳损的机会,且易使椎间盘内压力升高,增加了腰痛的发病率。不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站久了可以蹲一蹲,使腰部肌肉放松一下。从地上提取重物时,应屈膝下蹲,避免弯腰加重负担,拿重物时,身体尽可能靠近物体,并使其贴近腹部,两腿微微下蹲。

2、运动体位:各种运动项目都有相应的要求,包括大运动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均要遵照执行,尤其在比赛前及比赛中,切忌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日常锻炼也应如此,如跑步运动应先慢跑,待身体适应后再快跑。

3、纠正姿势:腰肌劳损主要原因是姿势性腰痛,因此腰能轻松起来的“理由”之一便是纠正姿势。要养成“站直、坐正、睡平”的习惯,站——站立时要收腹挺胸,两下肢伸直,眼平视。坐——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髋、双膝屈曲90度,腰椎和靠背之间尽可能贴紧,不留空隙,以减少腰椎的前屈。睡——睡眠时尽量平卧,枕头不要太高,8~10厘米为宜,头部保持自然仰伸位最为理想。腰背部平卧于木板床上(木板上可垫席梦丝床垫),双膝、髋关节略曲,如此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对不习惯仰卧者,采用侧卧位亦可,但头颈部与双下肢仍以此种姿势为佳。俯卧位无论从生理学或从保持呼吸道通畅来看,都是欠科学的,应加以纠正。

4、加强腰背肌锻炼:特别是一些长期坐着工作的人,腰背肌肉比较薄弱,容易损伤,故应有目的地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如做一些前伸、后仰、左右侧弯,腰部旋转等动作,使腰部肌肉发达,韧带坚强,肥胖者应减肥来减轻腰部负担。

温馨提示:平时工作或是劳作的时候,可以利用现有的器材进行一定的身体锻炼,特别对腰部进行一定的锻炼,可以从平时的工作姿势中,以及姿势上多注意一些,所以一些大都可以通过日常的锻炼达到很好的治愈目的,平时如果处于这种状态的病人一定不要偷懒,多勤快的进行一些自身的锻炼是很有好处的。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怎样做才能预防腰...”相似的文章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