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外痔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外痔反复发作

时间 : 2016-04-05 16:27:58 来源:求医网

[摘要]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外痔反复发作?外痔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肛肠疾病,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尽早治愈此病是关键。如果不及时治疗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外痔反复发作?外痔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肛肠疾病,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尽早治愈此病是关键。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疾病患者会有生命的威胁,外痔患者为此是吃尽了苦头。下面介绍一下如何预防外痔反复发作及孕妇应如何外痔的出现,具体内容如下:

如何预防外痔反复发作:

1、注意饮食调节。肛肠科医师告诫痔疮术后病人的第一条就是不要喝酒,不管是黄酒,白酒,还是啤酒,都属禁忌之列。凡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榨菜、辣椒、辣酱、生姜、大葱、蒜头、茴香等等,对痔疮的充血出血都有很大的影响,痔疮病人应少吃或尽量不吃。

外痔术后病人宜吃得清淡些,少吃油腻过重或熏煎食品,饮食最好定时定量;饭吃八分饱,不能暴饮暴食,饥饱不匀,以防肠胃道功能紊乱。

2、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干硬,便时努挣,腹压迅速增高,静脉丛因此屈曲扩张,往往造成痔疮破裂,肛门皮肤裂伤,出现便血和疼痛。

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腹泻,一日大便多次,即使便溏薄也会损伤痔疮。同时,大便时间不宜过长,便时看书读报的不良习惯要改变。便后最好用温盐水清洗肛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此外为防痔病,提倡坐桶大便,因蹲坑姿势容易诱发痔疮以至脱肛。这就是预防外痔疾病复发性的方法。

3、适当运动,注意改变体位,这也是预防外痔复发的重要方法,除做操,打拳之类全身性的体育锻炼外,还需加强局部的功能锻炼,肛门收缩运动,又称“提肛”,即自我调整括约肌,收缩,放松肛门,一收一放,每次五十下,约三分钟,每日一到二次。

4、一旦出现肛门坠胀及便血等症状,应立即请有经验的肛肠科医生进行诊治,不要因小失大,贻误病情。

5、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心脏病、腹腔肿瘤等容易诱发痔疮的病人,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治疗,避免病上加病。

孕妇如何预防外痔疾病:

女性得外痔的原因与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如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更年期等使肛门负担加重,引起痔疮的发生,尤其是妊娠后期,因胎儿增大压迫直肠,除了排便困难之外,同时使直肠肛门静脉血回流发生障碍,不仅容易发生痔,并且可使原有的痔进一步加重。

由于孕期不适应进行治疗,因此在生育身体恢复之后,如果症状明显,应及时进行治疗。另外一些年轻女性得外痔,又引起的肛周脓肿,而肛周部位的感染也会影响到阴道口,造成不必要的妇科炎症感染,因此应及早进行治疗。总之,女性应重视外痔等一些肛肠疾病,提早预防,避免被其困扰。

温馨提示: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外痔反复发作?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利于防止痔疮的形成,对已形成的痔疮能防止其急性发作。由于患者在平时长期卧床、久坐、久站、活动减少时容易便秘,因此也容易得外痔。因为在这些情况下肠蠕动慢,肛门松弛,肛门部的静脉容易淤血而形成痔疮。而运动有助于增强肠蠕动,同时使肛门括约肌呈收缩与松弛的交替运动。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日常生活中如何预...”相似的文章

更多>>

外痔疾病

外痔位于齿线以下,以疼痛、肿块为主要症状,肛门周围长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皮赘。 指诊肛门指诊可触及痔结节。 肛门镜检查可看清痔的部位、大小、形态等,是诊断的基本方法。 术前检查项目: 尿常规、大便常规...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