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贫血

贫血患者的日常饮食事项有哪些

时间 : 2016-04-01 16:20:58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我们都知道贫血这种疾病,该病是生活当中的常见病,很多的人会因为饮食方面的问题而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说调理贫血还需要在饮食方面下功夫,患者朋友需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让我们一起往下看了解一下患者的日常饮食。贫血患者的日常饮食:1、不能喝咖啡,因

我们都知道贫血这种疾病,该病是生活当中的常见病,很多的人会因为饮食方面的问题而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说调理贫血还需要在饮食方面下功夫,患者朋友需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让我们一起往下看了解一下患者的日常饮食。

贫血患者的日常饮食:

1、不能喝咖啡,因为咖啡里的多酚类物质会和铁形成难以分解的盐类,抑制铁的吸收。对於贫血病人而言,非常不适合。如果想要喝饮料,最好能将咖啡改为橘子汁。确实,咖啡并非能长期饮用。最重要是不过量,过量了就是不贫血也会有问题的,关键是量的问题。

2、尽量不要喝茶,茶对铁吸收的抑制作用,是由于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在消化道内形成不溶解的鞣酸铁。这种物质不能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所吸收,阻碍铁质吸收,而人体缺铁会使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加重贫血症状。有些朋友如果无“茶”不欢,非要饮茶。那么,一定要酌情控制饮茶量。

3、限制脂肪,食用过多脂肪,可抑制人体造血功能,同时脂肪过多对贫血病人消化和吸收也有影响,因此每天摄入脂肪量不应超过70克,一般以50克左右为宜,最好是食用植物油脂。

4、不能食用大蒜,大蒜含较多挥发性物质,过多食用会抑制胃液分泌,使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加重贫血。

5、不能喝牛奶,牛奶铁含量很低,而钙、磷含量较高,体内的铁质容易和牛奶中的钙、磷结合生成不溶性含铁化合物,使体内铁量更显不足。

6、少食碱性食物,碱性环境不利于铁质吸收,胃酸缺乏也会影响食物中铁游离和转化,因此贫血患者尽量少食用碱性食物,如馒头、荞麦面等。此外,贫血患者往往同时存在消化功能紊乱,不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这类食物有花生、核桃、杏仁、韭菜、蒜苗、洋葱,以及没有煮烂的各种肉类。专家提醒大家,做好日常的饮食调理,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可以有些改善贫血。

贫血的病因:

1、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红细胞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肾病致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引起的肾性贫血;造血物质缺乏引起的贫血,如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出现的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常见有地中海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3、出血出血使血液直接丢失,导致贫血。

贫血患者的日常饮食事项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介绍了,所以说患上贫血以后,患者朋友是需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的,一定要吃一些可以补血的食物,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缓解,而且减少辛辣的食物,不要喝酒。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贫血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贫血患者的日常饮...”相似的文章

更多>>

贫血疾病

除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外,最基本的血液学检查应包括: (一)网积红细胞计数,校正网织红细胞计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45/L×网织红细胞(%)。 (二)MCV及MCHC 的测定。 (三)外周血涂...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