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要知道的

时间 : 2016-03-29 15:08:58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要知道的,其在治疗时一般选择一般治疗(合理饮食,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和不吸烟、饮少量酒)

动脉粥样硬化要知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虽未完全明了,但已知与下述因子(易患因子)有密切关系:①高血压②高血脂症③吸烟④糖尿病⑤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学说甚多,如脂质浸润学说、血栓源学说、血液动力学学说、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学说、动脉内膜损伤学说、受体学说和血管言性学说等,现逐渐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是复杂的,是综合性的较长过程。动脉壁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动脉壁内皮细胞有调节血管张力、血管通透性、抗血栓形成及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等重要生理功能。当内皮细胞受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缓激肽的增高,血氧饱和度降低等的刺激均可使血管内皮损伤。受损伤的内皮细胞发生功能改变和渗透性增高,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粘附在内皮细胞损伤处进入内皮下,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肪斑。血小板聚集并粘附于内皮的损伤处。吞噬细胞、内皮细胞及粘附于内皮细胞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并增殖,脂肪斑变成纤维斑块,损伤的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血浆中的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更多地进入内膜,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新近研究表明,脂质过氧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人体内自由基通过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化学修饰。产生过氧化LDL,此对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并能抑制PGI2(前列环素I2)的合成,且修饰的LDL能通过特异性受体被单核-巨噬细胞或平滑肌细胞摄取,使细胞内胆固醇酯显著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要知道的【临床表现】

取决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便血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动脉粥样硬化要知道的【辅助检查】

患者常有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脂蛋白电泳图形异常,多数患者表现为第Ⅲ或第Ⅳ型高脂蛋白血症。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伸长、扩张和扭曲,有时可见钙质沉着。动脉造影可显示四肢动脉、肾动脉与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狭窄、病变部位及范围,多普勒超声波检查有助于判断四肢动脉、肾动脉血流通畅情况。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PWV/ABI/TBI,量子共振检测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有助明确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要知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40岁以上的病人,如有主动脉增宽扭曲而能排除其他疾病,提示有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如突然出现眩晕或步态不稳而无颅内压增高征象,则应疑有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活动后出现短暂的胸骨后和心前区闷痛或压迫感,则应疑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夜尿常为肾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症状之一。此外,患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子,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HDL血症、糖尿病以及吸烟等。如选择性地作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心、脑、肾等脏器扫描,多普勒超声检查,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PWV/ABI/TBI,量子共振检测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有助明确诊断。下面仅就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PWV/ABI/TBI,量子共振检测作一简介:

(1)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利用动脉硬化测定仪(BP-203RPEⅡVP-1000仪)同时测定四肢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阻塞指标ABI,通过其测值了解动脉节段弹性状况和阻塞状况。Colin-VP1000采用国际专利技术的高精度的震荡技术、线性膨胀技术和高精度双层传感器的血压箍带,可以准确测量踝关节上部血压,是其关键技术之一。VP-1000经过了多年的基础和临床考验,建立了强大可靠的数据库。操作全程自动,直至输出多种报告。报告形式多样,有供患者阅读的形象的卡通式报告,结果分析和建议。多次检查自动生成趋势图。运动试验分析软件,可供临床和结果可疑时进一步鉴别诊断。在短时间内(约五分钟)可完成所有操作和测定。人们容易认为动脉硬化只发生在中老年身上,其实在人们20岁左右的时候,病变也会悄悄的发展,因此从预防观点来看通过科林动脉硬化检测仪来早期检查病变时就应重视,而不要到中老年粥样斑块形成之后才进行治疗。现在日本提倡早期做一个动脉全身检查,重点面对的人群是:①走路时一走就会脚痛,脚麻无力,停下休息可改善症状者人群。②长期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胆固醇过于肥胖者。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做检查!)④有家族史的人群。日本在早期血管检查方面提倡同时检查动脉阻塞度、动脉僵硬度、脚趾检查,用Colin四肢同步测量的动脉硬化测试仪可以很方便筛查出无症状但有危险的病人,这是一种对管腔和管壁动脉硬化程度的综合诊断。

(2)量子共振检测量子共振检测仪是采用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把已储存的生物磁场代码调出,并进入检测程序。同时将被测的生物波进行共鸣、共振比较,从而得出生物体病变及病变的概率,从而达到早期诊断疾病的目的。量子共振检测可早期检出动脉硬化。

2.鉴别诊断

临床上,常需考虑与炎症动脉病变(如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等)及先天性动脉狭窄(如主动脉、肾动脉狭窄等)相鉴别。炎症性动脉疾病多具有低热、血沉增快等炎症表现,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发病年龄轻,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要知道的【治疗及预防】

一、一般治疗

(一)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防止超重,应避免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奶油、肝、脑、肾等内脏和骨髓、鱼子、蛋黄、椰子油等。超重者应减少每日总热量,并限制糖类食物。饮食宜清淡,多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及其制品等,并尽可能以豆油、菜油、麻油或玉米油作为食用油。

(二)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体力活动量需根据原本身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做保健体操和打太极拳等。

(三)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心情愉快。

(四)其他提倡不吸烟,可饮少量酒。

二、控制易患因素

如患有糖尿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Ⅱ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应以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为宜如达美康等;如有高血压则应给降压药,使血压降至适当水平,如有血胆固醇增高,则应控制高胆固醇适当给予降脂药物。

三、抗血小板药物

(一)阿斯匹林该药的乙酰基和环氧化酶的结合后,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变为前列腺素H2及G2,使血小板不能产生TXA2,但另方面亦同时抑制动脉壁产生PGI2,若用小剂量(0.1g/日)阿斯匹林则可降低血小板聚集而轻小影响PGI2的产生。

(二)潘生丁可抑制腺苷进入血小板,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增高,延长血小板寿命,如和阿斯匹林合用,对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协同作用,用法:25-50mg口服,每日3次。

(三)抵克立得(Ticlid)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较阿斯匹林为强。用法250mg,口服,每日1次,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和造成的动脉循环障碍。宜短期服用,有出血倾向者不用。

四、其他

美降脂(Lovastatin)是胆固醇合成酶系中限速酶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是目前降低血清胆固醇有效而安全的药物。美多心安不仅可降低血压,并可通过抑制LDL与动脉壁蛋白多糖的结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丙丁酚(Probucol)不仅能降低LDL胆固醇,并由于其抗氧化作用,能预防LDL的氧化修饰,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的摄取,防止泡沫细胞的形成,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中草药泽泻、茶树根、月见草、花粉等均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中药银杏制剂、丹参、川穷制剂等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适当选用。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硬化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动脉粥样硬化要知...”相似的文章

更多>>

硬化症状

硬化的检查诊断 (1)实验室检查 本病尚缺乏敏感而又特异性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病人多有脂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血总胆固醇增高,LDL胆固醇增高,HDL胆固醇降低,血甘油三酯 增高,血β脂蛋白增高,载脂...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