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牙龈炎

老中医是如何治疗牙龈炎

时间 : 2016-03-24 09:24:45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牙龈炎是牙齿中的一种炎症,这样的疾病在生活中是比较好发的,但是对于牙龈炎的治疗很多的患者都会采用拖着的心态,这样是不正确的,因为牙龈炎的出现会造成很多的牙齿中的问题出现,那么,老中医是如何治疗牙龈炎?牙龈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诱发

牙龈炎是牙齿中的一种炎症,这样的疾病在生活中是比较好发的,但是对于牙龈炎的治疗很多的患者都会采用拖着的心态,这样是不正确的,因为牙龈炎的出现会造成很多的牙齿中的问题出现,那么,老中医是如何治疗牙龈炎?

牙龈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诱发为开周炎,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预防牙龈炎的根本措施就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保持口腔卫生。

专家介绍,预防牙龈炎先练习竖刷牙法,方法如下:

将牙刷平置于口腔,刷毛指向牙龈,尖端轻压牙齿边缘,然后将刷毛逐渐转向牙面,沿牙齿的长轴上下用力。刷上牙时刷毛由上向下,刷下牙时刷毛由下向上,作孤形的旋转刷动。依次刷净牙齿的唇颊、舌面及咬合面,有效地清除了龈缘处的牙菌斑、软垢及牙石;同时对牙龈也起到了按摩作用,可刺激牙龈角化,维持牙齿的正常质地与外形。

刷牙的次数每日不宜少于两次,做到早晚刷牙,强调睡前刷牙较晨间刷牙更为重要。患者如已存在牙龈出血的症状,提倡选用药物牙膏。治疗牙龈炎的有效方法是牙齿洁治(俗称洗牙)。医务人员利用手用洁治器或超声波洁牙机清除龈附近牙面沉积的牙石和菌斑,同时注意磨光牙面,防止菌斑、牙石的再沉积,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当牙龈的色泽、质地转为正常,刷牙、进食不再出血,表明牙齿炎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了保证良好的口腔健康,预防并治疗牙龈炎,建议您最好每隔半年定期去口腔科洁牙一次。

牙龈炎是由细菌的入侵造成的,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继续发展侵犯硬组织,产生牙周炎症。得了牙龈炎要怎样治疗呢?

首先,牙医会建议清除积聚在牙齿上所有的牙菌膜和牙石,使牙龈炎消退,然后会提供有效的口腔卫生资料,保持牙齿清洁。

控制潜在的疾病可以令牙龈炎更易治疗,如糖尿病;修补蛀牙可以清除慢性刺激齿龈的根源。

若不及早诊治牙龈炎,会对牙齿有甚么影响?

青春期和成年人较普遍患有轻微牙龈炎,若未能及早发现,情况可能会变得严重,并可能会演变成牙周病(一种可以导致牙齿脱落的严重齿龈疾病)。怀孕妇女及没有良好控制糖尿病的患者,会更容易出现这情况。

牙菌膜可以使齿龈发炎及造成刺激;若不定时清除,牙菌膜会变硬,并形成矿物积聚,称为牙石,为细菌提供地方生长,刺激齿龈。不合适的齿桥、粗糙或破裂的填补质、排列不整齐的牙齿,都会提供罅隙让食物渣滓容易隐藏,难以清洁,这会更容易积聚牙菌膜和牙石,并提高牙龈炎形成的机会。

牙龈炎的治疗方法是有很多种的,对于牙龈炎的治疗患者朋友们都是要选择好的,我们的生活中会选择中医去治疗疾病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只有选择合适了这样的方法才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老中医 牙龈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老中医是如何治疗...”相似的文章

更多>>

牙龈炎疾病

检查牙龈炎的简单方法是观察牙龈的色泽、质地以及有无出血表现,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致密,表面存在点状色彩。如果牙龈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肿胀,表面色彩消失,进食、刷牙、触碰时容易出血,此时即可作出牙龈...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