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调节血脂的八个准则

时间 : 2016-03-07 15:35:47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每个人都应重视预防血脂异常,一旦患病,应该科学评估、合理选用调脂药物。下面为大家介绍调节血脂的八个准则。

合理选药

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最常用的有两大类,即他汀类和贝特类。他汀类主要用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者;而贝特类主要用于甘油三酯(TG)增高者。

成千上万例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调脂药物可以减少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人群的死亡率,减少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动脉硬化病的发生和恶化,减少患者再住院、需要放支架或做搭桥手术的可能性。所以,现在世界各国的临床医疗指南,均将他汀类调脂药列入冠心病及其他高危病人(如糖尿病、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最基本疗法中。

调脂标准

若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病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超过100毫克/分升(2.6毫摩尔/升),均应加用他汀类药物,使其达到理想水平。

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或搭桥术后的急性期高危病人,应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至更低,最好达到60~70毫克/分升左右,或者将其用药前的水平下降30%~40%以上。

对于仅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超过45岁的男性、55岁以上或闭经后女性等),或具有中、低危险性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的病人,应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20毫克/分升。

无上述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健康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140毫克/分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应高于40毫克/分升(男)~50毫克/分升(女);甘油三酯的血清水平应低于150毫克/分升(1.7毫摩尔/升)。

用药须知上述调脂标准可见,对于血脂异常的病人,应对号入座、合理用药,尽快使血脂达到理想水平。

1.辨型选品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者选他汀类,甘油三酯增高者用贝特类。

2.若为两项均增高者,针对主要异常的指标选药,同时兼顾全面,须知他汀类也兼降甘油三酯;贝特类也兼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对冠心病及其他高危病人,即使前述的两项血脂指标均升高,也要首选他汀类,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尽快达标,同时发挥他汀类药物稳定病变、延缓病情发展等调脂以外的作用。

4.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即将上市的罗(苏)伐他汀。这些他汀类调脂药物,既有上述相同的共同益处,又各有特点,应据病情、配合医生合理选用。

5.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好合适的剂量。

6.在开始调药期间,每隔6~8周复查血脂、血清酶及肝肾功能;当血脂平稳后,每隔3~6月复查一次。

7.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包括肝酶(GPT)及肌酶(CK)升高,肌痛及横纹肌溶解症等,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8.用药同时,一定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即少吃、多动、减肥。

提醒:合理用药,选择有效可靠而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少担风险多获效益;选好适宜剂量的合适调脂药物后,长期维持,终生获益;预防与治疗相结合,才能延年益寿,享受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责任编辑:吴良针)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调节血脂的八个准...”相似的文章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