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流产

习惯性流产症状有哪些

时间 : 2016-03-03 09:38:14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习惯性流产是在临床上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广大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那么,习惯性流产早期症状有哪些?习惯性流产早期症状有早期流产开始流血后,宫腔内存有血液特别是血块,刺激子宫收缩,呈持续性下腹疼痛和阴道流血。

习惯性流产是在临床上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广大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那么,习惯性流产早期症状有哪些?

习惯性流产早期症状有哪些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三次及三次以上者。近年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2次及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其早期症状主要有:

1)腹痛:早期流产开始流血后,宫腔内存有血液特别是血块,刺激子宫收缩,呈持续性下腹疼痛。晚期流产则先有阵发性子宫收缩,然后胎盘剥离,故阴道流血前即有腹痛。

2)阴道流血:在妊娠3个月内流产者,开始时绒毛和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全部剥离排出,子宫强力收缩,血窦关闭,出血停止。故早期流产的全过程均伴有阴道出血。晚期流产时,胎盘已形成,流产与早产及足月产相似,一般流血不多。

保胎秘诀教你如何保住宝宝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或以上流产者,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中宫颈内口松弛症(也称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流产、习惯性流产、早产主要原因之一。

宫颈内口松弛者常于妊娠中期,多数患者自己没有感觉,一旦胎膜破裂,胎儿迅速排除。这种情况下,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宫颈环扎术。简单地说,就是在宫颈内口水平环扎子宫颈,使之关闭,以维持妊娠至足月。

例如妊娠25周的双胞胎一胎流产,紧急采取宫颈环扎术后,另一胎可以一直保胎至顺利分娩。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宫颈机能不全都要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最好在孕前查体时进行常规行超声检查或宫颈扩张试验。孕中期溢液特别多的孕妇要及时行超声检查,测定宫颈长度及内口宽度,以便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对于有不明原因早产或流产史的患者,还可预防性行宫颈环扎术,一般在14-18周入院手术治疗。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接受了宫颈环扎术后的准妈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绝对卧床休息,要不枕枕头平卧6~8天,并注意有无腹痛、下腹坠胀,有无宫缩和出血现象。

2、避免不洁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发生腹泻,加重流产。

3、多吃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宫颈环扎术孕妇发生便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量干硬的粪便积存在直肠内,可引起肠道强烈收缩,进而诱发子宫收缩,增加流/早产的危险。高纤维膳食是治疗和预防便秘的最好办法,鼓励孕妇多吃可溶性纤维食物,多吃香蕉,多喝蜂蜜等。

4、每天需饮水2000~3000ml。

5、每天早餐后为最佳排便时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切忌用力,以免诱发宫缩。

6、勿触摸乳房及腹部,以免诱发宫缩。

7、加强个人卫生,保持会清洁,禁盆浴及性生活。

温馨提示:患有不孕不育症的女性,一般会受到家庭伦理、地方习俗等多方面的社会压力,因此,这就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责任编辑:陈丽华)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习惯性流产症状有...”相似的文章

更多>>

流产疾病

(一)超声诊断:一般在孕5~6周可见胎囊,孕6~7周可见胎芽,经阴道探头比经腹早,当临床尚无流产征象时,经超声检查即可发现枯萎孕卵,胎囊>20mm无卵黄囊或胎囊>25mm而无胎芽者,为枯萎孕卵,图象仅见一较大胎...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