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胃癌

胃癌如何能够初期诊断

时间 : 2016-02-02 14:23:10 来源:凤凰中医

[摘要]

胃癌如何能够初期诊断?诊断胃癌的方法胃镜最有效,科专家指出,胃癌多以隐匿型出现。初期并无症状可寻,或只有轻微之上腹部不适表现、纳差、容易疲倦等,局部可无体征,当有这些类似的特征出现时,自己

胃癌如何能够初期诊断?诊断胃癌的方法胃镜最有效,科专家指出,胃癌多以隐匿型出现。初期并无症状可寻,或只有轻微之上腹部不适表现、纳差、容易疲倦等,局部可无体征,当有这些类似的特征出现时,自己在怀疑到底属不属于胃癌的范畴之内,这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体征初期无特殊体征,晚期可见上腹肿块,直肠指诊可及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同时贫血、消瘦、腹水等恶液质表现。

实验室检查初期可疑胃癌,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如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大便潜血(+)。血红蛋白总数低,白/球倒置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化验异常。

免疫学CEA、FSA、GCA、YM球蛋白等检查。

内镜检查(胃镜):目前胃镜已成为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最重要工具。临床上所使用的内镜主要有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超声内镜三种。胃癌的内镜及超声内镜特征对于胃癌内镜下主要观察病变的基本形态:隆起、糜烂、凹陷或溃疡;表面色泽加深或变浅;粘膜面粗糙不光滑;有蒂或亚蒂;污苔附丽与否;病变边界是否清楚及周围粘膜皱襞性状态情况。和正常粘膜对比的方法来区分辨别病灶。

胃癌如何能够初期诊断?胃镜检查特别适用于:①怀疑胃部良性或恶性肿瘤者;②短期内动态观察胃的溃疡性病变,以鉴别良性或恶性;③锁骨区淋巴结转移癌找原发灶。胃镜能够直接观察胃粘膜变化,通过胃镜对病变组织进行活检,镜下应估计癌的大小,小于1cm者称小胃癌,小于0。5cm者称微小胃癌。从而提高胃癌的初期发现。而且对胃的癌前病变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肠上皮中重度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活检确诊后予以积极治疗,确保了胃癌的初期发现初期治疗的目的。

X线钡餐检查:钡剂造影是胃肠道肿瘤检查的首选和主要方法,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于老年人、儿童、脊柱严重畸形者,有心血管并发症者,以及恐胃镜者,胃肠钡餐X线检查应是除胃镜外的首选。但也有些病变是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例如初期胃癌等。

因此,X线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对可疑病灶反复检查,严密随访,X线检查阴性不能排除病变的存在。钡剂造影推进了“胃肠动力学”的发展,胃肠动力学是研究胃肠道的运动功能,以及在钡剂造影中所发生的系列技术变化,它是发挥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优势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初期肿瘤的检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上述内容就是为大家讲解的胃癌如何能够初期诊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有预防疾病的意识,身体出现异样一定要去早点检查,不要总觉得自己身体不错拖延时间检查,最好每年做一到两次的体检,希望患上疾病的患者也要积极做好治疗疾病的准备,保持乐观心态去面对疾病,祝您健康!

胃癌患病期间会有哪些症状

胃癌最佳治疗办法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胃癌如何能够初期...”相似的文章

更多>>

胃癌疾病

(一)胃肠X线检查 为胃癌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不同充盈度的投照以显示粘膜纹,如加压投照力双重对比等方法,尤其是钡剂,空气双重对比方法,对于检出胃壁微小病变很有价值。 1.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 在适当加压或双...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