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面瘫

病毒性面瘫

时间 : 2016-02-01 16:37:50 来源:凤凰中医

[摘要]

病毒性面瘫,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对于导致面瘫的原因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只有明白了面瘫的具体的原因,我们才可以找到关于病毒性面瘫的一些介绍,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在平时的时候注意到关

病毒性面瘫,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对于导致面瘫的原因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只有明白了面瘫的具体的原因,我们才可以找到关于病毒性面瘫的一些介绍,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在平时的时候注意到关于面瘫的一些知识,对于我们在这种疾病的上的防治是很有帮助的。

面瘫的病因

⒈由于外伤、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诱发。

⒉耳源性疾病、肿瘤、中毒、代谢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和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

⒊感染性病变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被激活引起。

⒋心理因素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经麻痹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

面瘫的分型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分为两种:

中枢性面瘫

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或称中枢性面瘫。其特点是:

①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②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③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引起的面瘫称周围性面瘫。其特点是:

①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

②可有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涎液分泌障碍。

③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交叉性瘫痪;

面瘫的临床表现

面瘫的临床表现十分特殊: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面瘫的并发症

面瘫恢复后或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面部症状,主要有:

⒈面肌连带运动:是闭眼时口角向患侧运动,或口角运动时患侧闭眼。

⒉鳄鱼泪症候群:此症患者流泪时常伴有面肌痉挛或弥散的面部肌肉反应。

⒊面部神经麻痹:患者会有面部麻痹的感觉,并伴有舌头麻痹。

⒋面肌纤维性痉挛:变性的神经再生重新支配肌肉后,患侧表情肌常有不同程度的挛缩,表现为患侧眼裂缩小,鼻唇沟过深。

⒌面肌痉挛:发生于一侧面部表情肌的陈发性不自主的痉挛或抽搐,多出现眼睑、上唇方肌及提口角肌抽搐,嘴歪口斜,病侧眼裂变小,有时、会出现面部肌肉萎缩

病毒性面瘫,其实对于面瘫这种疾病我们在平时的时候最好还是对了解一些这方面的问题,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平时的时候对这种疾病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这样我们才可以有效的防治面瘫的发生。

推荐链接:

面瘫症状表现是什么样的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病毒性面瘫”相似的文章

更多>>

面瘫疾病

静止检查 茎乳突:检查茎乳突是否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额部: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眼: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